[热点聚焦]关注医疗改革与医患关系
河北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周伟文对医患问题讲述自己的观点。摄影周国梁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有一个根本诉求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是想治好病,其实他们根本利益诉求点是一样的。 我们刚才谈到医患矛盾所反映出医患双方呈现的一种现象和心态,现在医患矛盾如此突出,它的根源在哪儿?请省社科院发展研究所的周伟文所长给我们分析一下。 周伟文:我觉得目前存在的严重的医患关系的现象,谈到它的根源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引出了一些问题,至于其它的问题都是延伸的,都是次要的了,比如说相关的“以药养医”这样的问题都是次要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出了问题以后没有一定法律程序来解决,当然也有个别医生医德的问题,但最主要还是体制。按照一般的社会属性来讲,在医疗卫生这块是有两个属性的,有一个是属于基本卫生服务这块,还有一个是多元化需求,需要走市场化的。这个问题我们在前些年进行医疗体制改革的时候,逐渐的属于这种公益性的、公共服务这块削弱了,削弱了政府应有的主导性的责任和对公益性的投入。由于这个问题的出现,就使得我们整个的医疗卫生体系出现了一种非常市场化的景象,出现了一种非正常的竞争。这种公共产品它的基本特点是在受益方面的非排他性,就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是最基本的。另外在消费方面的非竞争性,就是大家在消费的时候都是公平的,都是同样的待遇和权力。 前些年政府向医院投入少,给了医院一些自主权,否则它无法生存,这就出现了很多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比如科室之间也要竞争,也要按比例提成,所以就出现了“以药养医”的情况。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制度性根源。从政府和国家的角度,它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是应该提供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从普通的病患的角度讲,他当然希望是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好的卫生服务,按说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利益是高度契合的,为什么不契合了呢?是因为我们国家出现了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当到达一定的社会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我们的一些政策,就不会像我们理想的那样真正去为民众服务,或者说是在一定的阶段内会以效益第一这样的一些原则来制定政策。比如说从患者来说,他付出了他家庭最主要的、或者全部的、甚至于超出了他家庭支出的费用来为家里的亲人看病,还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他的那种心理是可想而知的。 世界卫生组织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就是当一个家庭的自费的医疗费用这块超过了非生存性费用的30%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发生了灾难性的医疗支出,对于中国的很多家庭来说都发生了这种灾难性的支出,所以就是因病治贫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对于农村更是如此,就是我刚才说的不仅仅是支出了他们家的大部分费用,甚至于超出了,甚至于他们家几辈子都还不清的费用,所以这个问题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这就是我说的体制性原因。 这种体制原因造成“医闹”、医患关系问题的出现,恰恰在我们国家法制不健全的领域里面,很多问题不是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尤其是时间长了以后,人们就对医院对政府对医生都产生了不信任感,觉得越闹越可能有好的结果,所以就出现了这种比较扭曲的心理,越来越偏离法律解决问题的途径,使这种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我说的出现了一种职业的“医闹”,这种职业的医闹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这种矛盾,更加使医患关系扭曲,所以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主持人:好,谢谢您。针对周所长的分析,也有一点刚才我们在下面沟通的时候也提到了,包括现在有一些媒体在报道医患关系的时候,可能会没有针对医生本身特殊的情况来看,很大原因会抓住其中尖锐点来报报道,这对加剧医患关系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朱主任,您再分析一下现在造成当前医患纠纷多发、矛盾激化的原因有哪些? 朱会宾:首先我非常赞成周所长的观点,我个人认为当前医患纠纷多发、矛盾激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农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特别是我们国家确实存在着医疗资源不足和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对这个服务的需求。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应该说是突出的。现在,70%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优秀卫生人才集中在只有少数人口的大城市中的大医院,而我们在基层特别是农村,优质的医疗资源非常的不足。这是一个矛盾。 二是良好就医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有序就医秩序。致使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这些患者,我们叫小病,也纷纷到城市的大医院,所以现在有些城市的大医院确实是人满为患,由于大量的患者都集中在城市医院,可以说影响了它应有的作用。 三是医患双方沟通不够充分。大医院人满为患,医务人员负荷非常大,可以说是超负荷运转,压力过大,患者平均就诊时间最短的只有几分钟,医患之间缺乏充分的有效沟通。再加上确实存在着少数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差、服务质量低、能力低,服务态度不好,甚至是责任心不强,所以患者和家属不满意,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 四是医疗保障水平还是比较低。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商业医疗保险起步是比较晚的,筹资标准也是比较低的,总体保障能力和水平不高。从目前看,2011年全国有1.73亿人次医疗费用支出超过家庭年收入的40%。患者看病自付比例较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那些钱也花了,但是病没看好,人也没了的患者家属,极易与医院产生医患矛盾。 五是医学的不完美性。无论是知识面、知识量和认识问题的深度、广度,任何一个人都是有局限性的。这恰恰与疾病的不确定性、个体的差异性、一些疾病的不可预知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医学是实践科学和经验科学,医学技能都是对以前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医学具有不完美性和滞后性特点,也不可能做到"药到病除"。这也就是人们常说医生只能治病、不能"治命"的道理。 六是社会还尚未形成成熟的生命价值观。一些群众缺乏现代科学知识,尤其是缺乏医学常识。有些人对医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用成熟的心态对待治疗和死亡,对医院和医生抱有不切实际的苛求。一旦治疗失败,患者及家属不能理性接受,抱以怨言辱骂和殴打,甚至伤医杀医这些极端行为的发生。 七是也确实存在一些地方黑恶势力作祟。医患矛盾从表面看是发生在医院,是医生和患者的纠纷,但是从深层次看是社会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反映。目前,一些地方的黑恶势力,利用医疗纠纷,寻衅滋事,扩大事端,甚至个别地方出现了职业“医闹”,进一步加剧了医患关系的恶化。今年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任何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处理,而且这次“两会”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六处重要修改之一写进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
关键词:医改,医患,医疗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