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2020年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
中国经济网5月6日赣州讯(郑波 报道)龙南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边陲小县,虽然毗邻发达的“珠三角”,但在较长时间里却“得风不得雨”,不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江西排在“谷底”。 但经十四年间的发展,勤奋的龙南人一路意气奋发,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始终牵住产业转移这个“牛鼻子”,撬动县域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喜人成就,实现了稳步进位赶超。据悉,2013年,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9.66亿元,同比增长10.64%;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7.64亿元,同比增长11.9%。 5月6日,由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中国经济网联合主办,中国经济网江西频道、中国赣州网承办的“聚焦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两周年—全国网络媒体看赣州”大型采访活动报道组走进龙南县,探访龙南县域经济发展喜人成果。 抢抓机会打造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 赣州市提出建设的“三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让龙南人看到大发展大跨越的机遇。 “《若干意见》出台以来,龙南县抢抓机遇,实施招大引强战略,大力开展抱团式招商、中介式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变过去的随意招商向集聚式、产业链式、抱团式转移招商转变,着力引进高端产业、产业高端,快速做大做强产业规模。”5月6日上午,龙南县发改委副主任郭志勇表示,在招商的同时,该县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制定项目准入机制,严把环境保护关、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关、能耗关、投资强度关和投入产出关,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实现招大商、招好商。 “在《若干意见》出台后,在各项优惠政策的吸引下,龙南县成功引进了投资12亿元的骏亚电子以及投资6亿元的新能锆等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郭志勇兴奋的告诉记者。 此外,龙南不仅在招商上下大力气,还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商”服务上下功夫。 “基础设施建设是关系到企业是否愿意进驻,是否能长期留住的重要因素。”郭志勇表示,龙南将以园区、基地为单位,大手笔、大气魄、高规格进行规划编制,加快完善园区道路、绿化、管网、通信、教育、医疗、公交、商住等配套设施,实现园区城市化。 采访中,记者获悉,近年来,龙南县不断提升工业园区安商服务水平和层次,打造优质的软环境,对企业分类进行矿物质,实行“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跟踪服务机制,创新建立了安商服务效能“特派员”制度,建立了重大项目“绿色直通车”制度。 得益《若干意见》开发区成功“跨入”国家级 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2000年7月,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江西第7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功升级,得益于《若干意见》的出台,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国家各部委众手相助、鼎力玉成的生动体现,是省委、省政府和赣州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高位推动的显著成效,也是龙南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万众一心、积极争取的丰硕回报。” 郭志勇告诉记者,2013年1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关于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给龙南经开区带来巨大“红利”,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执行减按15%税率,并免征政策范围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关税。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龙南工业发展的叠加优势。 据悉,通过十多年来的招商引资,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已落户外引内联企业已达到2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2家,初步形成了稀土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轻工、食品药品等四大主导产业。 2020年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 通过不断努力,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 “到2020年,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计划目标是400亿元。”郭志勇告诉记者,龙南将通过进一步加大大企业、集群式招、抱团式招商,加快项目落地开工,围绕企业增资扩产,优化服务抓安商等措施,力争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达400亿元的目标。 近年来,龙南经开区紧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大机遇,围绕把龙南打造成为“一极两市四区”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规划为引领,以招商为抓手,以产业为导向,大力推进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态势。据悉,2013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9.66亿元,同比增长10.64%;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7.64亿元,同比增长11.93%;完成工业增加值44.68亿元,同比增长12.99%;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入28.15亿元,上交税金6.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0.86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 |
关键词:龙南,振兴发展,赣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