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专栏>>网聚河北正能量

邢台威县袁家庄村:郝文芳脱贫记

来源:长城网 作者:齐彦红 2016-02-04 20:39:4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邢台2月3日讯(记者 齐彦红)2月1日,春节临近,威县袁家庄村村民郝文芳又接到几个网上订单。他一边把梨装箱,一边跟记者算着去年的收成:分红、工资,加上流转土地的租金,年收入3万多元。“今年就是盛果期,收成能更好。这得感谢扶贫好政策!”郝文芳说。

  说话间,郝文芳带记者来到梨园。成方连片的梨园里,郝文芳的爱人在修剪树枝。3年前,这里是一片棉花地,郝文芳一家人靠3亩棉花维持生计。“这几年,棉花行情不好,除去成本,每亩地收入不到一千元。”郝文芳告诉记者。

  前两年,郝文芳到外地打过工,跟别人学过种菜,也领过扶贫款,可收入还是不高。

  “是什么给你带来转机?”记者忍不住问。

  一旁的村党支部书记郑继奎解答了记者的疑问。他说:“2013年,县扶贫办来人宣传扶贫新政策。告诉我们要搞股份合作制扶贫,大意就是用扶贫资金入股,交给合作社或公司经营,农民分红。”

  “我们请来农业专家测土质,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后,决定种梨树。”郑继奎说。在县扶贫办的帮助下,村里引进3家有实力的企业发展梨园经济。政府将扶贫资金按人头下拨到公司,贫困农民成为公司的股东,每年分红。

  按照政策,郝文芳能领到3000元扶贫款。过去,钱拿到手,买买农资就用完了。2013年,他把这3000元作为本金入股公司,每年能拿到保底10%的分红。同时,他还在公司打工,每天工作8小时,月工资1500元。

  这样一来,公司既有了运转资金,也解决了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事情。“公司规模化经营,统一购买树苗、农资,降低了成本。种植技术和标准都是统一的,品质有保证。”郝文芳说。

  和郝文芳一样,袁家庄180户农民成为既拿租金、股金又挣薪金的农民,全村发展梨园1500亩。

  “股份合作制改变了以往扶贫资金‘撒芝麻盐’式发放,把社会、政府、农户手中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融为一体,在经营过程中,保证了各种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县扶贫办副主任王廷彪说,这种模式已覆盖威县全部53个贫困村,4万多人稳定脱贫,人均收入达5000余元,比2011年增长50%。

关键词:脱贫,流转土地,扶贫资金

责任编辑:纪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