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洋货”走红京津冀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位于北京丰台区资和信商场负一层的东疆进口商品直营中心顾客盈门。 “店员跟我说,店内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余种商品,还都是百姓生活特别需要的,价格也与网购相差不多,让北京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真正享受到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改革红利。”市民顾女士笑着说。 “我们的商品来自全球,涵盖了酒品、乳类、粮油、肉类、海鲜、保健品、日用品、母婴用品等,全部为全球直采,减少了流通环节。同时,借助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政策红利,这里的商品不仅品质上乘,价格也格外亲民,大多比市场同类商品价格低20%至50%,受到了市民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天津东疆进口商品直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丽景介绍,“比如,一只三斤的进口帝王蟹售价298元,波士顿龙虾每斤售价78元。同时,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还为直营中心商品量身定做唯一身份证‘二维码标签’,提供溯源服务,保证商品的品质。” 截至目前,东疆保税港区已累计批复设立直营中心20余家,涉及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等地。未来,东疆还将在天津津南、汉沽、生态城、蓟县,河北省石家庄、唐山、承德等地陆续开设进口商品直营中心,覆盖京津冀,辐射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构建环渤海湾的自由贸易带,将更多的消费体验带给当地消费者,推动直营中心成为东疆乃至京津冀的品牌。 两年来,京津冀三地在产业对接上收获颇丰,一座座产业合作园区拔地而起,自贸试验区、“双创”特区、“一带一路”等政策的洼地和创新的高地,激发了三地企业的“生长”活力,一体化的“枝丫”在三地间相互延伸,绽放出协同发展的“累累硕果”。天津市合作交流办数据显示,去年,北京企业在津投资1396.57亿元,河北省企业在津投资342.72亿元。 天津市合作交流办主任张建国介绍,“十三五”期间,天津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落实与京冀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要求,着力抓好产业协同的率先突破,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完善产业协同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与京冀对口合作部门的协调会商机制、商协会的跨区域联动合作机制,推动形成多层推进、协同互动的产业合作体系。 同时,共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加强各类承接平台规划建设,明确承接平台的产业定位,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优势产业聚集区。推进津京、津冀合作产业区、示范区、创新社区建设。积极搭建产学研协同对接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实现区域转化,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 另外,推动支持天津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政府在重大产业政策的重要引导作用,推动企业到北京市、河北省等周边地区布局产业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 |
关键词:洋货,保税港区,天津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