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东牧西菜”塑造产业扶贫格局
“现在市场行情好,一个棚少说也得卖3万元。”6月6日,笔者来到河北省献县陌南镇孝举村,村民侯万丰种植的甜瓜一片丰收景象,侯万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站在滹沱河北大堤上放眼望去,两侧的蔬菜大棚成方连片,这就是被当地群众津津乐道的增收致富“百里棚菜长廊”。 通过大讨论活动,河北省沧州市进一步聚焦发展的重点难点,将解决黑龙港流域干旱盐碱贫困地区的发展作为壮大县域经济、补齐区域经济短板的重要举措,坚持以农业结构的调整带动扶贫开发,积极推进“东牧西菜”产业扶贫格局。市扶贫办主任刘立楼介绍说,“东牧西菜”就是根据全市东、西部农业基础和产业特点,在东部海兴、盐山、南皮、孟村、东光、吴桥等6县,重点发展以肉鸡养殖为主的牧业扶贫群体;在西部肃宁、献县2县,培育壮大以棚菜种植为主的菜业扶贫片区。 刘立楼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东部肉鸡养殖产业当年投入产出比为1∶1,效益是大宗作物的40倍;西部设施蔬菜种植产业当年投入产出比为1∶2,平均效益是大宗作物的22倍。2012年,该市东部牧业群体和西部菜业片区年销售收入达到51.7亿元,贫困农民年人均增收1171元。 为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培育壮大“东牧西菜”产业规模,沧州市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整合撬动涉农及行业部门资金投入,让扶贫资金发挥倍增效应。该市还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建立健全带动贫困农户可持续增收的利益联接和分享机制,通过发展贫困乡村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发挥专业合作组织、致富带头人、经纪人等与龙头基地的纽带聚合作用,逐步完善“市场+龙头+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扶贫模式。同时,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到贫困乡村创建产业基地,为贫困农民提供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并推行订单销售,促进农超对接。加大对扶贫龙头、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降低贴息贷款和财政补贴门槛,优先为产业项目户安排小额贴息贷款。记者张近情通讯员戴绍志 |
关键词:扶贫,蔬菜种植,农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