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平:心系“三农” 克服“四风”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 2013-07-16 10:15:51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弱力区域,农民是弱势群体。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必须心系“三农”,克服“四风”。

  第一,克服形式主义,要真正体现在求实效上。“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农民根本利益,事关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省农民增收虽然实现了“九连快”,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持续稳定增长的制约因素明显增多、难度不断加大。因此,必须立足省情,脚踏实地,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出实招、谋实策、干实事、求实效,杜绝图虚名、务虚功,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等形式主义。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深化改革,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促增收;加大督查力度,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增收;推广良种良法,发展高效农业促增收;实施产业化经营,强化利益联结促增收;壮大县域经济,吸纳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促增收。

  第二,克服官僚主义,要真正体现在接“地气”上。“三农”工作的根基在群众、主战场在基层、着力点在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眼睛向下,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留下印子,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要深入田间地头排农民之忧,查农事、虑农计,访民情、听民意,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难题,提升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要深入扶贫“主战场”济民生之困,引导贫困村因地制宜、选准路子,因户确定帮扶项目和帮扶模式,培育壮大脱贫富民产业;巩固发展专项扶贫、产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格局,汇聚各方力量、整合要素资源,加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要深入产业化企业解发展之难,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建基地、联农户、破瓶颈、拓市场,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第三,克服享乐主义,要真正体现在下苦功上。农村民生领域历史欠账较多,环境脏乱差现象也较普遍。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带着感情与基层和群众打交道,切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拈轻怕重、贪图享受之风。要把艰苦奋斗作为“三农”工作的基本功,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上下苦功;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改造提升农村面貌上下苦功;协调建立长效机制,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下苦功。

  第四,克服奢靡之风,要真正体现在尚节俭上。农村地域广、人口多,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量投入。在各种生产要素紧缺的情况下,一方面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另一方面要精打细算、合理使用。同时,要切实加强监管,坚决杜绝挤挪截贪和铺张浪费现象发生,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农民最急需、最迫切的“刀刃”上,讲求投入产出效应,确保群众真正受益。

关键词:沈小平

责任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