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无人商店”失窃是风险社会的投影

http://www.hebei.com.cn 2013-07-19 09:2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杨朝清(湖北武汉)

  近期各地创办“无人商店”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长沙一位家庭主妇在居民小区内开设无人商店;昆明一家无人商店开办在影院旁边……石家庄一家无人商店开业一个半月以来,丢失钱物总价值大概400元,而目前收入不足200元,引发热议。(7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在理想的图景里,“无人商店”是互信互惠的社会交换:信任不是一个单向的静态概念,而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店主通过“自选自付”的方式向顾客传递出“信任”的符号信息,顾客心领神会、投桃报李,用实在的行动回馈店主难能可贵的信任。

  同样的“无人商店”为何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在郑州,“无人售馍”扎根于熟人社区,邻里之间知根知底,没有人会去贪那小便宜;在山东一所高校,“诚信驿站”面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又有着捐资助学的特殊名目,得到了精心呵护。石家庄的“无人商店”却为何遭遇盗窃呢?这家无人商店位于石家庄老火车站附近,人群流动性大。商店顾客中不乏浑水摸鱼者。当人们进入一个陌生的场域,身边是陌生人,就会处于一种暂时的个人身份和社会角色“匿名”状态。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有力的惩戒,当内部的自我约束力和外部的社会控制力同时下降的时候,人们的行为往往具有随意性,平时不敢说的话敢说了,平时不敢做的事情敢做了。

  “无人商店”失窃虽然不符合老百姓由来已久的道德信念,却是社会生态的生动写照。追根溯源,“无人商店”良性运行的前提是所有的顾客都有高度的道德自觉。“无人商店”失窃、收入偏低,不能和诚信缺失、道德低下划上等号。毕竟,脱离了成熟的市场机制和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单纯地进行“道德实验”,往往会被别有用心者“钻空子”。社会信任的重建,既需要公众的参与,更离不开一些必要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无人商店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孙晓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