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时代”的录取“成本”背后
卞广春(江苏扬州) 浙江温州市龙湾区的小王今年高考,报考了杭州师范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定向生。他考了561分,因总分第一,招生院校把他作为唯一的上线者发给相应用人单位。没想到用人单位拒绝录取,而唯一“候补”,是该用人单位一名副局长的女儿。接到投诉后,针对小王的户籍和报考专业,龙湾卫生局已向上级申请增设了一个名额。(7月25日《都市快报》) 小王报考杭州师范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的定向生,副局长的女儿也报考了。按理说,两人竞争当选其优。可开发区民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方豪陆表示,发现小王被列入上线名单后,他们曾召集该区教育、人力资源等5家联合发文单位沟通,结果一致否定了小王的录取资格。虽然结果皆大欢喜,但是,其招录定向生的做法,难掩其权力腐败。 客观上讲,每一个定向生的录取,都有其特定的条件限制。由于定向生的条件很诱人,在校期间,用人单位将给予每年1万元的补助,上班后享受事业编制。开发区录取的定向生,有户籍条件限制,一点也不奇怪。可是,招录定向生的章程中,并未对其条件公开明示,非开发区户籍的小王第二批志愿中填报了该专业,招生院校也已经把他作为唯一的上线者发给了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录取小王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小王赶上了一个“拼爹时代”。用人单位选择了一名副局长的女儿作定向生,只不过副局长女儿不争气,只考了532分,分数不如小王。于是,出现了单位拒绝小王、副局长女儿老公到小王家里,劝小王赶紧放弃该志愿,改报其他平行志愿,以免耽误前程的一幕。事实上,小王报考这一定向生,不仅小王自己觉得意外,用人单位及这名副局长肯定也觉得意外。 现在,一提到“量身定制”、“萝卜招聘”,公众都义愤填膺。可是,类似定向生招录过程中的问题却鲜为人知。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小王插足,副局长的女儿合理合法、顺理成章地成为该单位唯一的定向生,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这样的定向生,上学有补助,上完学就有一个事业单位编制的饭碗捧着,这样的权力作为,神不知鬼不觉,外人根本不会怀疑其定向招生的公平性,更不会觉得有权力谋私的嫌疑,这一真正的不公,才更应该值得人们警惕。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张副局长在回应这件事时说,她女儿报考了这个专业,他们所有流程都符合规定,没有暗箱操作,她很坦然。如果真符合规定,为什么会在意小王的意外出现?如果真不是暗箱操作,为什么用人单位又增加一个名额;如果真坦然,为什么要去小王家当说客,劝说小王放弃该志愿? 权力腐败很可怕,做得天衣无缝的权力腐败,更可怕。腐败温床里培育的定向生,是彻头彻尾的权力谋私。笔者不想做小王和副局长女儿的共同仇人,但按照情理讲,如果定向生的存在是合法、公正的,那这二人只能有一个成为定向生。龙湾卫生局向上级申请增设一个名额,小王有了着落,副局长女儿的名额也保留了,用人单位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形成更大的不公。如此用合法的程序,为不正当录取打埋伏做掩护,权力监督相关部门哪里去了? |
关键词:拼爹,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