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老人家办了张小报 跨越47年 展现生活变迁
76岁的张天赐办了一张《曙光报》,跨越47年,出了1450期。这份记录家庭生活的小报,虽然都是些回家探亲、孩子上学之类的琐事,却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石家庄人生活的变迁。在第64个国庆节到来之际,记者翻阅《曙光报》,发现除了衣食住行等显而易见的变化之外,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由几十年前的单一乏味,发展到现在的丰富多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3岁时,看电影是唯一娱乐活动 《曙光报》创办于1960年2月22日,那时张天赐23岁,正在石家庄工业学院进修。张天赐老家在天津,一个人来石工作,孤单想家,只能通过写信排解。“一封信写很长,还是觉得话没说完。”他于是想办份报纸,并起名《曙光报》。起初摘抄科技新闻,后来开始写文章记录家庭生活,随信寄给天津的父母和在河南工作的弟弟。 “那时候看电影是唯一的娱乐活动,可电影院就放一部电影,能连放十天半个月!”1960年9月15日的《曙光报》有一条消息“长安影剧院开幕”,张天赐在消息里写道:“国棉一厂对过的长安影剧院,将给附近数万纺织工人的文化生活增添不少色彩。”这家影剧院是何时消失的,张天赐也记不得了。 单身生活有大把业余时间,可除了看电影,就只能看报纸、做剪报、出《曙光报》。 44岁时,家里买了台电视机 进修结束后,张天赐被分到石市水泵厂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水泵厂俱乐部添了一台电视机。第一部国产电视剧《敌营十八年》播出时,片头曲一响起,职工们就像听到了集合号,把厂会议室挤得下不去脚。厂里于是在临街的围墙上凿了个洞,把电视机放进洞里,不光本厂职工,连路人也可以看到了。张天赐记得,虽然当时只有4个台,但那台电视机总是能吸引上百人“围观”,小孩子骑在大人脖子上,虽然看不清,也看得津津有味。这些,《曙光报》都有记载。 张天赐家的电视机是1981年买的,12英寸、金星牌、435元。张天赐是个电影迷,很多老电影的经典台词,他都倒背如流。能在家看电影,曾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在他44岁那年,变成现实了。 收音机、VCD等进入家庭后,张天赐迷上了听音乐,积攒了不少磁带和光盘,直到现在仍在使用。 67岁时,老人学拼音学打字 最早知道电脑,也是从单位开始的。1996年,水泵厂主要技术科室都安装了电脑,但谁也没动过。直到2004年,女儿买了一台电脑,张天赐才开始认识电脑。那年他67岁。因为没学过拼音,他要想打字,还得从拼音学起。“那时候为了学拼音,看了不少有注音的童话故事。”边学边练,他还在想,《曙光报》什么时候也能用电脑打出来? 弟弟比他学得快一些,张天赐就把手写的《曙光报》文稿寄给在河南的弟弟,弟弟输入电脑,再打印出来寄回。后来有了电子邮件,弟弟一传送,这边立刻就收到了,连纸都不用了,这让张天赐一度觉得非常新奇。此后,《曙光报》与时俱进改为了电子版,张天赐也开始整理多年来《曙光报》的文章,编成了文选,又着手把自家的故事改编成小说。 76岁时,老人知道了啥叫cosplay 2007年,与张天赐感情深厚的弟弟不幸因车祸去世。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张天赐非常悲伤,停办了《曙光报》。这份报纸跨越47年,共出了1450期。不过,张天赐记录家庭生活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他将《曙光报》的记录改编成小说《我们温馨的港湾》正在整理。张天赐还爱好听音乐、弹电子琴,他订了《燕赵晚报》等六七份报刊,还上网看新闻,通过QQ和老同学聊天,看孙子、外孙、外孙女QQ空间里的照片。 不过,会用电脑的老人毕竟是少数,网上聊天的老同学也就那么几个人。跟同龄人相比,张天赐觉得自己够时尚了,可是看看外孙女,他又觉得自己确实是老了。 在上海上大学的外孙女喜欢cosplay,为了省钱,专门买了台缝纫机,自己做服装、道具,还开了家网店卖自己做的衣服赚钱。为了赶在10月1日前回石家庄参加动漫节,外孙女特意买了高铁车票,9月30日连夜赶回。张天赐不懂,年轻人怎么对这个cosplay这么狂热?(记者苗静) |
关键词:小报,曙光报,生活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