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爱心募捐的脑子明显进了水
4日凌晨,安徽省宁国市村民孔高宁丢下了亲人,离开了人世。10月底,人民网安徽频道持续关注了“宁国网友为3名重病患者募捐”一事,48岁的孔高宁就是其中之一。孔高宁的儿子告诉记者,母亲在生前并未过多的得到政府部门的救助,只是在本网报道引发社会关注后,当地政府送去了4600元救助金,可是,这笔钱还没来得及用,孔高宁就永远的离开了。(11月6日人民网) 这是一出怎么也看不懂的剧情。当网友们为3名病重的患者发起爱心募捐的时候,却被宁国市民政局叫停了。尽管,对于“叫停”与否有进行了否认。但当病人离开的时候,真正的痛心才接踵而至。那么,宁国市民政局当初叫停爱心募捐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呢?不过,无论什么理由,其逻辑都在生命消失的时候显得站不住脚;无论什么理由,都在打击自愿的爱心活动上显得多余。从任何一个方面讲,宁国市民政局叫停爱心募捐都是一种脑子进水的表现,完全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反而是将人们的自愿发起的爱心活动进行无情抹杀。 从最初的叫停中,民政局的发言是这样的,宁国市有2000多名需要救助的病人,如果只给这3名病人捐款的话会不公平。其实,这样的逻辑简直就是不值得批驳。2000多名病人需要救助,到底应该是谁的责任呢?民政部门到底有没有尽职尽责?既然知道有这么多人需要救助为何没有以民政局的名义发起爱心捐助?这一连串的问号都子在拷问民政局的作为。试想,如果民政局真的着手了努力,不能消除所有的人的病痛,但是已经尽力而为。那么,只剩下2000多人的话,还可以通过社会救助的渠道进行完善。而这样的过程到底存在与否?是一个疑问。 另外,网友自动发起对3名病重患者捐款的倡议和活动来自于病人家属的求助,从实际的效果上看,只有在人民网的报道之后,两次送去了4600元的救助款。从中不难看出,区区4600元的救助款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而对网友的行动却是横加阻挠。根源在何处?其实,如果细细观察就不难看懂其中的逻辑,那就是,如果真的是网友的爱心捐助挽救了病人的生命,那么,民政局就没有颜面面对。这才是问题的根源,那就是民政局的面子问题导致了这样脑子进水的行动逻辑的出现。因为面子上过不去,又没有尽职尽责,所以,只能不希望网友的爱心成真,才出现了这样的无厘头剧情。 这样脑子进水的剧情里,受到打击的还有网友们的爱心本身。对于网友们来说,自愿捐款救助一个希望得到救助的人,这样的行为本身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表现,更是人性中本来面目的表达,更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是,当这样的苗头被无情打压的时候,可以想象未来的结果如何,那就是,没有网友再次对爱心捐助感兴趣。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却在没有得到民政局的帮助下,也得不到社会的救助,难道只能等死吗? |
关键词:爱心募捐,叫停,宁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