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曝光台

工棚大灶饮食安全如何保障? 农民工盼吃得安全

http://www.hebei.com.cn 2013-11-07 09:0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武安一建筑工地10余农民工现尿血症状,他们血液中均检出溴敌隆成分。昨日(11月6日),报道刊发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无独有偶,8月20日,就曾关注过武安另一工地类似情况,经调查了解,40余名工人血样被送往检验,也发现溴敌隆魅影。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农民工?他们的饮食安全如何得到保障?带着疑问,记者实地走访了邯郸市几个工地。

  1

  廉价挂面“扛起”一日三餐

  行走在市区各大建筑工地,生活着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农村,靠体力劳动吃饭,但收入不高,吃住条件均属于城市的最底层。他们是农民工,一群生活在城市里的边缘人。

  6日中午,记者来到邯郸市区一处建筑工地。来自四川成都的老罗告诉记者,4个月前,他和妻子小芬带着两岁的儿子,从老家来到邯郸市在建筑工地上打工谋生。

  和他们一起的还有几个老乡,大家也都是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凭着体力劳动谋求生计。“挣钱”,是他们来到这里的原动力。而当“生存”代替“生活”,成为一个家庭面对的首要问题时,对于工作环境和吃住条件的优劣,老罗坦言,他们从不敢有任何奢求。

  “这里的工地不管饭,工头让我们自己到外面吃。由于好多原因,我们来到这里都快4个月了,却始终没有开工,不开工就没有钱挣,别说到外面买着吃了,能有口饭吃就好得很嘞。”老罗说。

  记者看到,为了节省开支,老罗他们将一间工棚改造成了简易厨房,平日里就在厨房里凑合着做点吃的。眼下,“何日开工”,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没有钱,又不管饭,我们只能顿顿吃挂面,娃儿跟着我俩可是受老罪啦。”在老罗和工友搭建的简易厨房中,记者看到了大量的廉价挂面,记者在这一堆挂面里,试图找寻其他食物时,站在一旁的小芬说,没有其他的了,这一包包挂面就是他们这些四川籍农民工的唯一口粮。

  工地迟迟不开工,老罗他们只好蜗居在这简易的工棚里,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大人忍忍也就过去了,可是娃儿还小,顿顿都是挂面,担心时间长了身体也会出问题,希望这样的日子早点结束。”

  2

  “工地哪有不脏的,习惯就好”

  正值午饭时间,记者亲眼目睹了老罗这群民工最真实的就餐环境。

  在这个位于渚河路旁的建筑工地上,简陋的工棚食堂大门敞开,记者伴着冷风走进食堂,内部的卫生条件不忍目睹。蝇虫飞舞,生熟容器一起混放,有的碗筷干脆就放在地上。室内没有任何防蚊、防蝇措施。仅有的一个消毒柜在这儿成了摆设,柜里盛放着剩菜、剩饭。一个大麻袋堆在一个角落,里面盛着黑乎乎、已经结块儿的粗盐……

  很难想象,平日里,这群农民工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平静地”生活着,一直吃着难见荤腥,没有安全保证的饭菜。

  走近这群民工,记者尝试询问他们对食堂的卫生情况是否满意时,灰头土脸、一脸憨厚的民工答案竟然如此一致:“嗯,挺满意的。我们在许多工地干过,有很多还不如这儿呢,不过,这里的饭菜价格太高,你们一定要跟上面反映反映。”

  一位邯郸籍农民工郭大哥感慨道:“吃什么不重要,工地上哪有不脏的,习惯就好了。”

  在农民工兄弟的言语里,像他这样成年累月生活在工地上,“有口热乎饭就够了”。

  老罗还有郭大哥等农民工也对记者说,对于新闻报道中提到的那些关于民工食物中毒、或者因为就餐环境问题集体患病的新闻,他们也都关注着。意外的是,他们并不是不担心自己的食品健康安全,只是这些问题和生存相比,似乎又没那么重要了。

  “哎!像俺们这样出卖劳动力的民工还能想着啥?能吃饱饿不死就行了。”一位民工说道。

  3

  小吃摊饭菜不卫生但“美味”

  采访中,记者看到在工地外面有不少小吃摊,几乎每个小吃摊前都聚集着农民工,他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流动小餐桌周围,吃着看似并不卫生,但是很“美味”饭菜。

  记者注意到,这个所谓的小吃摊只有一张桌子,上面放有十几个塑料盆,每个盆里盛着做好的各式饭菜,有炒黄瓜、土豆炖豆角、炒豆腐皮、红烧鸡块等等。

  买完饭的民工兄弟,就近在旁边的小餐桌前围坐着吃了起来,由于工地附近的道路还没有硬化,一阵大风吹过,尘土四起。

  工地食堂里的每种菜价,基本上都要比外面贵一至两元。拿炖鸡块来说,外面小吃摊的纯鸡块才卖5元,食堂里鸡块炖土豆卖6元还吃不到几块肉。

  来自贵州的张大姐说,她每顿伙食费基本控制在10元左右,这个小吃摊最合适。交谈中,她话语中流露出对工地食堂菜价的不满。

  还有一位农民工兄弟告诉记者,自己在这个工地上已经干了两个多月了,主要负责楼体外墙瓷砖的铺设工作。他刚来时,工地里的那个食堂,他还去过几次,但没过多久,他就发现了这个既便宜又实惠的小吃摊,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去食堂吃过饭。

  4

  农民工兄弟盼着吃得安全

  据了解,像老罗这样的农民工,生活环境相对较差,他们居无定所,在工地上干活,住在工地,吃在工地,工地就是他们的“家”。

  走访这些工地,有的建有食堂;有的工地的工时比较短,建食堂不太现实,工头们就建议大家到外面吃,“能省一点就是赚一点”。

  然而,话说回来,很多民工还是愿意在工地上就餐,“如果食堂的饭菜便宜一点,地方再大点,我们还是喜欢在食堂吃,自己人做得饭肯定比外面卫生得多。”

  站在工地里面,来往大车扬起的尘土让人不禁掩鼻,可是看看那些无视周遭黄尘漫天,径自吃得津津有味的农民工们,让人唏嘘。

  或许他们并不讲究自己吃饭的环境,长期的力气活让他们对吃的要求很低,但是要求并不是不需要,只是因为建筑工地流动性大、人员多,农民工吃饭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采访中,很多农民工表示,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的安全监管,让农民工吃得安全放心。

  记者手记

  农民工饮食安全不能马虎

  农民工兄弟生活质量低下,在衣食住行各方面要求很低。他们普遍受教育水平低,缺乏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以及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他们几乎承担了城市中所有脏活、累活、苦活、危险活,为城市建设付出自己的汗水甚至鲜血。

  当我们享受着城市的洁净和便利时,可曾想过农民工这一群体正无奈地游离在城市的边缘。

  由于经济收入和购买力有限,农民工对食品价格相当敏感,加上维权意识差,流动性大,常常成为毒粉丝、毒油、假酒、病死猪肉和劣质奶粉等的受害者。

  与之相应的,卫生、生活环境较差,岗位脏苦累、没有医疗保障、食品卫生知识匮乏等,这些使他们成为传染病、食物中毒最易爆发的一个群体。一旦患病,对他们来说,不仅会威胁到健康和生命,还会因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安全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情,这是事关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情,丝毫都不能马虎。

  因此,避免悲剧发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到未雨绸缪。(记者邢云  实习记者杨思华文/图)

关键词:饮食安全,工棚,大灶,农民工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