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燕赵讲坛”9年来举办2000余场公益讲座
打造品牌,让城市文化味儿浓郁起来 城市是文化的聚集地,而文化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事实上,用先进文化重铸城市的人文精神,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才是“燕赵讲坛”这个石家庄“本土品牌”的文化价值所在。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绍本曾多次在“燕赵讲坛”登坛论道,他表示,要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考察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除了看它的市容市貌和各项经济指标外,还要看这片土地上人们心灵家园的建造水平。“幸福指数不仅在于物质生活,还与精神生活密不可分。一座城市需要打造真正的文化殿堂,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全面滋养。” 在石家庄,“燕赵讲坛”无疑就是一座文化的殿堂。据主办方介绍,截至目前,“燕赵讲坛”已举办各类讲座2000多场,听众达100多万人次。其中作为“燕赵讲坛”主会场的河北艺术中心,共举办讲座482场,直接听众20余万人次。 正如刘绍本在新创作的《“燕赵讲坛”赋》中所写:“燕赵设坛畅宏论,百姓当家举风骚。思想明亮,舆论开导,精神激励,文化示昭。看太行开颜,滹沱兴涛,怎不争说讲坛好!”他说:“讲坛在整个城市的建设进程中,大力弘扬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确实起到了振奋精神、开拓视野、提升素质的作用。” “燕赵讲坛”主讲人之一、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前院长王通讯认为,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表面上看好像效果不那么明显,但实际上对于人们心灵的滋养是潜移默化的,人们的文化素养和观念会慢慢发生改变。王通讯说,2010年在“燕赵讲坛”曾做过关于“创新”的讲座,后来石家庄有听众专门写信过来,讲述自己在工作中关于创新的一些感悟和烦恼。王通讯回信对他进行了开导和鼓励,听众表示很受启发。“我的一次讲座也许作用并不明显,但正能量需要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它终将拨动人们的心弦。‘燕赵讲坛’能够持续不断地提供这种正能量,所以只要方向正确,就一定要坚持办下去,让它持久地发挥作用。” “燕赵讲坛”未来如何发展,如何把这个文化品牌做大做强?专家们也纷纷给出了建议。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曾两次来“燕赵讲坛”讲课,她表示,文化在未来城市的生存发展中将占据重要地位,需要有一些拳头产品来引领。“燕赵讲坛”在弘扬文化、凝聚民心、传播智慧上具有积极的作用,它作为拳头产品来打造时需要做一个通盘考虑,多想想河北有什么样的文化资源需要宣传,有什么样的智力资源需要引进,有什么样的思想需要传播,然后再集中力量研究落实,这样可以让讲坛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城市的文化味儿越来越浓。王通讯则提到了讲坛创新问题,他表示,文化建设要持久地进行下去,关键是要出新,多征求群众意见,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多增加一些答疑解惑和互动环节,这样受益的就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而是大家共同受益。刘绍本认为,讲坛应该拓展更多的形式,扩大受众的范围,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到好酒,享到佳肴”;此外,在选取主讲人时,除了一些名家学者外,也可以考虑各行各业有突出贡献的基层实践者,这样其经验的推广性和可操作性会更强。 |
关键词:燕赵讲坛,公益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