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专题库>>专题新闻

打车软件大战 各方应该怎么出手

http://www.hebei.com.cn 2014-02-20 16:1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华社/漫画

  背景:你奖10元,我奖11元;你奖12元,我奖13元。这两天,“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套打车软件大战,轮番提高对乘客打车的奖励。打车软件补贴盛宴背后,也可能是街头招手打车难,一些的哥为了拿到打车软件公司的补贴,都冲着用软件叫车的乘客去。不少手机里没有安装打车软件的中老年人感叹,“打车更难了,街上空车不少,但就是不停”。

  观点1 政府别急着伸手

  嘀嘀和快的的肉搏战,带有市场初创时期特有的草莽气息。至于是不是会走向恶性竞争,关键看我们如何定义竞争的优劣。一个相对简单的标准是,竞争是导致多数人受益还是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益,何必忧心忡忡?至于老年乘客可能难以通过街招方式打车等衍生问题,随着充分竞争后市场的精分,市场会找到解决办法。在市场没有失灵的时候,多信任竞争而不是信任垄断,多信任市场配置而不是行政配置,有何不可?

  还要看到,在打车大战的背后,是控股的两家中国千亿级公司希望用最短时间赢得最多客户和用户数据,实现更高层营销的宏大战略布局。尽管我们不能肯定,腾讯和阿里已完全明晰他们未来的盈利模式,但这种努力所勾勒出来的市场前景一旦兑现,就会让更广大层面的群体受益。

  因此,尽管嘀嘀和快的的竞争仍显粗糙,但政府目前无需以未雨绸缪为由,非要伸出闲不住之手,除非其竞争带来广泛的负面连锁反应。 (徐立凡)

  观点2 管理部门都去哪了

  互联网是个江湖,是江湖就难免血雨腥风。众所周知,出租车是公共交通的补充,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打车软件的介入以及“阿Q大战”升级,以纯商业的调整手段迅速解构了出租车的公共服务属性。譬如司机边开车边“刷活”使公共安全隐患增加;抢单后无视“扬手”涉嫌拒载;加价约车破坏了价格秩序。

  我们可做一个假设,如果“阿Q大战”血拼到底,其中一家胜出,将会有何变化?于消费者来讲,扬手打车或将成为一种奢侈品,中老年人群因不熟悉电子软件而导致无车可打,而且,加价约车在高峰时段和拥堵地段或将从自愿变成消费者的非自愿。于出租车来讲,出租车司机或将依赖于互联网公司,或许还要上交“份子钱”,不接入系统的司机被边缘化。

  仅靠小范围的规范和调整远远不够,工信部门需要尽快完善互联网的竞争和监管机制,避免其绑架公共服务做生意;各地交通运管部门也需要直面转型,是与打车软件有限制地合作,还是完善属于自己的电召平台,要做出选择。一句话,打车软件血拼,各有关部门不能光看热闹,而须未雨绸缪。

  (燕农)

  观点3 急需规范两点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

  以此观之,在打车软件一事上,地方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其实非常清楚。政府应相信市场机制。实际上,打车软件急需规范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完善行业准入门槛,淘汰那些技术创新乏力的企业,通过优胜劣汰提高这一行业的服务质量;二是“加价”幅度进行适当限制,同时防止司机欺诈、胁迫乘客,或者乘人之危赚取不当利益,对于这样的司机,必须严厉处罚。

  (倪金节)

   □微议论

  @新京报:返现让消费者获益,自然普大喜奔。但也有用户吐槽“不好用”,是否有完善?靠“烧钱”拉拢用户,终不利市场良性竞争,如何差异化,拼产品和服务,才是王道。

  @倪恒虎:监管部门早行动问题就能早解决,隐患也能早排除。跟两大打车软件沟通,并不是难事,打车软件也不至于傲慢到不理出租车主管部门。各方坐下来谈谈,找到更好的方法,打车软件才不会打乱市场秩序。

  @贺成:打车软件本身并没什么不好,但由于设计缺陷导致主动权单方面掌握在司机手里,出现恶性竞争并制造打车机会不公平后,相关部门不能不去正视和及时干预暴露出来的软肋。作为出租车行业经营单位,更不应该看着司机疯狂地去寻求这种随时可能消失的刺激,而应该站到行业长期利益的发展制高点,利用行业管理规定积极矫正司机被眼前利益所扭曲的心态,还市民一个正常的运营秩序。

  @王福重:市场是最好的配置资源手段,正在于允许和鼓励竞争。现在,还没人“跳楼”,说明竞争还有余地。让竞争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关键词:打车软件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海峡都市报
责任编辑:刘延丽
关闭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