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县级中医院 年内将建10所“名医堂”
今年年底,全市要建成10所“名医堂”,500个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2020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比例达30%以上;到2020年,全市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开展老年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为加快全市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保险及相关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服务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医疗服务: 到2020年,社会办医疗床位和服务量占总量20% 按照石市《都市区医疗卫生设施规划(2009—2020)年》,合理确定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坚持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合理预留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空间。同时,支持石家庄平安医院、以岭医院等特色鲜明、具有较大规模的专科医院发展。争取将符合条件的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国家、省社会办医联系点。积极推进市第一医院赵卜口院区、正定新区院区,市第二医院西部山前院区等中外合资、合作办医项目。力争到2020年,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占总量的20%,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医疗资源: 实施市级优质卫生资源倍增工程 继续深化栾城、藁城、晋州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实施市级优质卫生资源倍增工程,加快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儿科建设项目、第四医院新院区、第五医院门诊医技及应急救援综合楼、市妇幼保健院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支持市第三医院、第四医院等特色医院与县、乡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市级优质资源向城镇、农村和贫困地区延伸。鼓励和支持石市医疗机构与京、津以及周边省市先进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提升石市整体医疗水平。 健康养老: 2020年,二级以上医院老年病科比例超30% 推动医疗养老融合发展。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培育医院、养老结合式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和企业,推广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安托养院等医养结合模式。鼓励在有医疗需求和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以多种形式内设医疗机构,并逐步纳入医保定点。鼓励城市二级医院转型或增设老年护理机构、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力争到2020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比例达30%以上。 同时,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源,在提供常规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电话预约,双向转诊,用药指导,租赁医疗设备等针对老年人的服务项目,方便社区老年人就医,有条件的社区服务机构可提供专门养老床位。推行家庭医生制度,医疗服务机构与居民家庭实行签约服务,提供上门巡诊、健康管理等健康延伸服务,到2020年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开展老年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 中医药保健: 年内全市要建成10所“名医堂” 组建中医联合体,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开展中医药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在县级中医院建设集中医诊疗、人才培养、中医文化宣传为一体的“名医堂”,在乡镇卫生院建设“国医堂”或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推广针灸、推拿、中药熏蒸、冬病夏治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发挥中医中药在养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年内全市要建成10所“名医堂”,500个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培训1000名基层中医药人员。到2020年底,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开展中医药服务。 全民体育健身: 到2020年,超80%县(市)、区有健身中心 加强基层多功能群众健身设施建设,实施中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县级体育场馆、社区体育健身、农民体育健身等工程,加快省会奥体中心、全民健身中心、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等项目建设。到2020年,80%以上的县(市)、区建设中小型全民健身中心,100%的城市街道和80%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继续举办“8·8全民健身日”,打造元旦长跑、社区运动会、中国·石家庄自行车环城赛三大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每年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000项次,提高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热情。到2015年,全市每周参加3次(每次30分钟)及以上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达到32%以上。 |
关键词:中医,名医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