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河北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河北省委外宣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

来源: 长城新媒体 作者:姚杰 刘飞 田梦 王潇 2017-11-10 20:45: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姚杰 摄

  长城新媒体11月10日讯(记者 姚杰 刘飞 田梦 王潇)11月10日下午,河北省委外宣局举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杨海亭,河北省编委办巡视员、副主任刘修起,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高俊钊,河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农工办副主任刘振洲,河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光就各自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外宣局局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丽主持。实录如下:

河北省委外宣局局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丽。记者 姚杰 摄

  河北省委外宣局局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李丽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委外宣局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我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也是最后一场,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出了决定,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杨海亭同志,省编委办巡视员、副主任刘修起同志,省发改委副主任高俊钊同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农工办副主任刘振洲同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光同志,5位发言人将发布各自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我们还邀请到来自中央媒体、京津媒体、香港媒体以及省内各主要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下面开始发布。首先,请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杨海亭同志进行发布。

河北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杨海亭。记者 姚杰 摄

  河北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 杨海亭

  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党的十九大又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广大媒体朋友作了大量宣传报道,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根据新闻发布会安排,从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一下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情况。

  第一个方面,近几年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政治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改革成为我们党的鲜明旗帜和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改革部署,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河北转型升级、跨越提升的“关键一招”,以上率下、上下联动、持续加力,全省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总体上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改革的巨大热情激发出来了。省委深改领导小组坚持议大事、抓大事、谋全局,召开会议33次、审议改革事项254项、听取各类汇报142项,持续推动改革工作加力提速。坚持从省委常委做起、亲力亲为抓改革,突出“一把手抓一把手”,自上而下推动落实,省领导亲自挂帅、领衔推进120项重点改革,发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省级层面先行发力,推动市县改革持续升温,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日渐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改革戏大家唱”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二是改革的主体框架搭建起来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抓住影响河北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一手抓方案出台,一手抓落地见效,切实搞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编制了全面深化改革、法治河北建设和“十三五”时期重要改革3个规划,按照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改革;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重大改革决策部署,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2014年以来安排年度改革任务758项,目前已制定出台732个改革文件或实施方案。总体来看,我省各领域标志性、支柱性改革基本推出,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三是改革的良好成效凸显出来了。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各方面改革扎实推进、次第开花,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正一一破解,发展活力加快释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民主法制、社会体制、司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法治河北建设取得新进展;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两效合一”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民生领域改革成效明显,解决了许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集中发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综合效应逐步显现;党的建设制度和纪检体制改革协调推进,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我们高兴地看到,全面深化改革积厚成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个方面,扎实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了改革思想和改革要求,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重申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35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二,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强调“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一科学论断提升了改革的战略定位、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三,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改革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各个领域均提出一些更有高度、更有力度,更接地气、更有含金量的重大改革举措,比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取消以药养医,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等,这些改革举措特别给力、特别提气,让人欣喜、令人振奋。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的精神,以更强的力度、更硬的举措、更大的劲头,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根据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围绕7个方面谋划和推进改革:

  一是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进改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重点是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科技、投融资等领域改革,加快创新型河北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举全省之力打造雄安新区体制机制新高地。二是围绕激发发展活力推进改革。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放权、简政、精兵同步并重,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党政群机构改革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及经济发达镇、开发区和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三是围绕民主法治建设推进改革。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基层民主自治改革,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加快推进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为改革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围绕文化繁荣兴盛推进改革。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五是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改革。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人民得实惠,加快教育现代化,健全积极就业政策,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服务制度体系,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和安全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六是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改革。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机制,深化环境监测监察执法体制改革,推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制度化、法制化、市场化,为建设美丽河北提供保障。七是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改革。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着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党的纪检体制改革,建立“两个责任”落实机制,完善巡视巡察制度和党内监督体制机制,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河北省委外宣局局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李丽

  谢谢海亭同志。下面请省编委办巡视员、副主任刘修起同志进行发布。

河北省编委办巡视员、副主任刘修起。记者 姚杰 摄

  河北省编委办巡视员、副主任 刘修起

  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积极稳妥推进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任务要求。这是着眼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执行。

  一、五年来我省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工作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勇气、高超的智慧、坚韧不拔的使命担当,强力推进全面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这五年来,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为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五年来,省编委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行动指南,推动机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取得重大进展。

  (一)深化省市县机构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一是圆满完成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机构改革各项目标任务。2013年,率先在全国完成工商、质监、食药监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大力精简机构编制。撤销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1个、部门管理行政机构2个、政府或部门管理事业机构2个。11个设区市撤销部门管理机构21个,精简直属事业机构20个,设区市级保留2个直属事业机构。170个县(市、区)政府直属机构由456个减少到169个,县级保留1个直属事业机构。二是积极开展省市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和精简人员编制工作,对机构编制资源进行重新优化和配备。2016年,省直共精简人员编制938名,精简比例10.12%;精减内设机构170个,精简比例17.88%,核减处级领导职数138个。邯郸市作为试点市,人员编制共精简634名,精简比例15.69%;内设机构精简155个,精简比例20.29%。其他市在年底前全面完成。精简编制重点向基层一线倾斜、向创造更多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部门倾斜。通过改革,精简了机构和人员,理顺了职责,强化了责任,优化了流程,充实加强了基层力量。

  (二)理顺部门职责体系,推进大部门制改革。积极承担国家赋予的改革试点任务,环保、司法、党建、纪检等领域机构改革全面推进、多点发力。一是优化整合公共服务部门。在农业、文化、交通、民生、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等领域推行大部门制改革,大交通、大社会、大卫生、大文化、大能源、大市场监管有了重大进展。积极探索推进市县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试点,全省100个县(市、区)工商、质监、食药监部门“三合一”、69个县(市、区)相关部门“二合一”,整合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构建了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高效率的监管服务体系。二是积极探索创新雄安新区管理模式。按照党政合设原则,组建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精简高效统一、大部门、扁平化,设立一办一部五局的内设机构。三是圆满完成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管体制改革试点,理顺了环保管理体制。四是综合设置省级农业农村工作机构。整合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委员会(省委农村工作部)、省农业厅机构和职能,实行合署办公,从体制机制上保证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重大决策的全面落实。五是理顺巡视工作体制。将省委巡视办列为省委工作部门,设在省纪委,实现了省级党委、政府部门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同时完成了市县派驻纪检机构和党委巡察机构全覆盖。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一是着力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及政府层级间的关系,坚持放权应放皆放、能放尽放。改革实施以来,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由1495项削减到474项,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审批,清理规范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原有的2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或被取消的达87%。二是健全完善清单管理体系,编制公开了行政权力、责任、监管、行政许可中介服务等七张清单,年底前清单数量将达到10张以上,形成省市县三级较为完善的综合清单+专项责任清单的清单管理制度体系。三是强力推进设立行政审批局改革,年底前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实现“一个部门、一颗印章管审批”。截至目前,8个设区市、123个县(市、区)行政审批局已正式组建并挂牌运行。四是实施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编制公开省市县三级《行政许可通用目录》,制定了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指引,在邯郸召开现场会,推广一批可复制模板。五是积极开展流程再造改革,重点优化投资建设领域审批流程,将45类事项由串联办理改为并联办理,申报材料精简约37%,审批时间缩短30%以上。六是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整合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形成一支队伍管执法的格局,有效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

  (四)进一步清理规范事业单位,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省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着力理顺政事关系、事企关系;下大力气精简事业单位和人员编制,严守机构编制总量、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底线;积极开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结合行业体制改革,稳妥扎实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各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入开展事业单位再清理再规范和深化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优化机构、精简效能”的原则,以“两减、一转、一补”为目标,在2011年全省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事业单位再清理再规范,切实解决事业单位分类不彻底,机构臃肿、功能定位不清、设置不规范,机制不活等突出问题。严格按照政策标准进行分类,做到应分尽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能,提高公益服务水平。省直列入清理规范的74个部门、699个事业单位已经完成清理规范任务,其中核减事业单位66个,精简比例达9.4%,核减事业编制9220名,精简比例达17.1%,超额完成任务。各市也在抓紧开展清理规范工作,年底前基本完成。截止目前,全省两次清理共撤销事业单位330个,收回事业编制15756名。

  二是稳妥推进行政类和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按照中央要求,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在不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的前提下逐步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或转为行政机构。经向中编办沟通争取,选择石家庄市本级和所有县(市、区)、唐山市本级和2个县(市)作为试点地区,做到改革范围全区域、全口径,力争不留死角,切实解决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职责不清、重复交叉等政事不分问题。目前,试点工作基本完成,等待中央编办评估验收。同时,结合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开展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是积极开展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创新。改革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变编制管理为人员总量控制,变审批管理为备案管理;改革公立医院财政支持方式,试点医院人员使用控制数不与财政补助经费挂钩。选取13所省、市、县三级具有代表性的公立医院作为试点先行先试,待时机成熟后,在全省逐步推开。赋予和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机构编制更大自主权,允许高校在一定条件下自主调剂使用事业编制,允许满编高校使用周转事业编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研究制定我省高校人员总量管理改革试点方案,进一步扩大高校用人自主权。

  二、下一步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今后一个时期,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报告明确指出: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推进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一是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深刻领会精神内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职责,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研究探索合并设立和合署办公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增强企业活力、释放市场潜力、提升未来竞争力的有力举措。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探索“证照分离”改革,健全完善清单管理制度,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通过改革,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与水平,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快捷方便。

  三是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完成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并适时推开,稳妥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扎实推进公益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办法,推广公立医院、高校等改革试点,健全完善各项管理监督制度,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

  四是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健全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加快法制化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效益和作用,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保障。

  河北省委外宣局局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李丽

  谢谢修起同志。下面请省发改委副主任高俊钊同志进行发布。

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高俊钊。记者 姚杰 摄

  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 高俊钊

  按照发布会安排,下面我就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报告有关精神解读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二、钢铁煤炭去产能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头炮、硬骨头,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钢铁:2013-2017年10月,全省累计压减炼钢产能6993万吨、炼铁6442万吨,分别完成“6643”工程钢铁产能压减目标的116.6%和107.4%,实现完美收官;今年1-10月,全省压减炼钢产能1998万吨、炼铁产能1752万吨,分别完成国家计划的144.6%和115.9%;另外,通过产能交易、减量置换等途径压减炼钢产能557万吨、炼铁产能314万吨。坚决清理取缔“地条钢”,对发现的31家使用感应炉的钢铁企业,全部按国家规定拆除到位,并顺利通过国家核查验收。

  煤炭:自2016年压减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以来(2016-2017年10月),全省累计退出煤矿83处、涉及产能2480万吨,两年完成“十三五”任务50%左右。今年1-10月,全省退出煤矿29处、涉及产能1080万吨,完成国家任务的143.4%。

  三、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部署

  下一步,我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打好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攻坚战。总的思路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通过改造升级、减量置换、产能转移等方式,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实现工艺技术装备升级、产品质量上档、节能环保上水平,促进钢铁、煤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全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主要目标是,压减产能规模,2018-2020年计划再压减退出钢铁产能2000万吨左右、煤炭产能2600万吨左右,力争到2020年钢铁产能控制在2亿吨左右、煤炭产能控制在7000万吨左右;调整空间布局,保定、廊坊、张家口钢铁产能全部退出,张家口、承德、保定成为基本无煤矿市,沿海临港和资源富集地钢铁产能占全省70%以上;提升质量效益,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能耗排放大幅降低,钢铁企业冶炼固体废弃物实现全部利用和处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完成“十三五”化解过剩产能任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河北省委外宣局局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李丽

  谢谢俊钊同志。下面请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农工办副主任刘振洲同志进行发布。

河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农工办副主任刘振洲。记者 姚杰 摄

  河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农工办副主任 刘振洲

  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好!

  下面,我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省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一些情况。

  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工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工作主线,着力在稳定农业生产、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新的良好态势。

  一、稳定农业生产。一是稳定粮食生产。2017年预计粮食总产698.6亿斤,比上年增加6.56亿斤。其中,夏粮总产为294.94亿斤,比上年增加5.2亿斤,增长1.8%。特别是小麦生产在面积进一步压减的情况下,总产达到294.94亿斤,连续四年保持在280亿斤以上,超过山东位居全国第二,亩产422.82公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秋粮播种面积5880万亩,比上年减少92.8万亩,预计平均亩产343.3公斤,比上年增加6.5公斤,总产量403.7亿斤,比上年增加1.36亿斤,增0.3%。二是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前三季度,蔬菜总产6345.7万吨、肉类产量318.1万吨、牛奶348.8万吨、禽蛋280.5万吨、水产品产量43.4万吨。三是深入推进结构调整。继续调减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117万亩,累计达到417万亩。新增高端设施蔬菜192万亩,累计建成高端设施蔬菜494万亩。积极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高效作物,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播种面积分别达到241.2万亩、305万亩、32万亩。粮经饲比达到60:37:3(2016年62:36:2),结构进一步优化。四是加快推进产业融合步伐。按照“一县一业、一园一牌”的发展思路,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0个,新建市县级园区197个,全省累计建成1448个,吸引社会投资818.6亿元,带动农民388.7万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打造67条精品线路和34个特色景点,5个村庄被评为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发展外向型农业,1-9月全省农产品出口73.9亿元,同比增长4.6%。

  二、大力发展“四个农业”。我们紧紧围绕许勤省长提出的“坚定不移走绿色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的路子,提升农产品质量”的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加快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按照许勤省长、小平副省长的批示精神,组织起草了《河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前天(11月8日)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即将正式出台。二是强力推进绿色发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在9个市(含辛集、定州市)的77个县(市、区)实施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已达2200万亩,实施“一季休耕、一季雨养”200万亩,实现农业节水累计达15.2亿立方米。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行动,落实测土配方施肥4186万亩,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8%以上,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27%以上,化肥使用量(折纯)比2015年下降1.1%、农药使用量下降2%,实现了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比例达到61.2%。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谋划调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增加薯类、草业等特色产业创新团队,总数达到18个。实施基层技术人员素质提升行动,培训基层农技人员6000名、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1.3万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万人。四是积极推进品牌发展。实施农业品牌创建行动,新增3个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68个;新增33个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总数达到813个;新增30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总数达到50个,迁西板栗等9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最受消费者喜爱区域品牌。启动河北农产品品牌宣传建设提升年活动,开展“冀在心田·乐享河北”主题宣传,编印了《河北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举办首届河北品牌农产品市厅长联合推介活动,集中展示了河北知名品牌。五是加强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完成13个省级地方标准立项审核,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1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2437个,强化农产品源头治理,持续开展农药残留、“瘦肉精”、生鲜乳、兽用抗菌药、畜禽屠宰、水产品禁用物质、农资打假七个专项整治行动。

  三、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四美”要求,以集中连片推进为路径,启动建设16个省级重点片区和4398个重点村,累计建设37个省级重点片区、京石高铁精品线和一大批美丽乡村精品村。逐县制定完善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对全省4.86万个村庄进行规划定位。深入实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道路硬化等十二个专项行动,进展较快的地区“两改一清一拆”任务完成率为79%、村庄绿化任务完成率为78%、安全饮水任务完成率为86%。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近120个县启动实施PPP垃圾处理模式,54个县全域推进。创新美丽乡村建设融资机制,省级财政列支12.5亿元专项资金,融资支持省级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实施农村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累计排查各类农村设施安全隐患322万多处,整治完成率达78.9%。

  四、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出台了我省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实施意见,加快推进确权登记颁证,截至10月底,全省土地确权二次公示无异议面积9324.9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95.2%。土地流转面积2718万亩,流转率达32%。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家庭农场28626家,农民合作社114989家,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有关试点。大力发展土地、资金、资产、农宅等股份合作,全省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发展到1.4万多家,带动农户287万多户,覆盖46%行政村。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建立运营,设立现代农业产业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产业化增信基金,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农业。启动金融支持畜牧业试点,实现养殖场生猪投保和死亡生猪无害化处理保险全覆盖。农垦改革全面推进。

  因时间关系,就向大家介绍这么多,希望各位记者有机会多到我们农村多走一走、看一看,为我们三农提供更多宣传和推介,谢谢!

  河北省委外宣局局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丽

  谢谢振洲同志。下面请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光同志进行发布。

河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光。记者 姚杰 摄

  河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李光

  各位记者朋友们,下午好!

  首先,利用这个机会感谢你们对河北国资国企的支持和关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省国资委的首要政治任务,下面我结合学习体会,分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相关情况。

  一、党的十九大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国企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们推进下一步工作的行动指南,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高效率增强活力,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气把国企改革发展推向前进,形成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化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国有企业发展必须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频共振,肩负起应有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部署,关键是要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方向,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坚持增强活力与强化监管相结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以钉钉子精神扎扎实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十八大以来我省国资国企改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省国资委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手抓改革方案的统筹设计,一手抓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呈现出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成效初显的态势,国有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今年前三季度,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累计降本增效近40亿元,成本费用利润率达到1.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6106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利润总额99.3亿元,同比增长39.9%;实现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38.2%,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利润总额、净利润接近2016年全年,创201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一是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参照中央“1+N”国企改革政策体系,结合全省国企实际,制定出台了《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改革文件,形成了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实际效果上相得益彰的“1+22”国企改革政策体系,明晰了全省国企改革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细化了改革配套举措全省11个设区市和企业也都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文件和推进方案。

  二是十项改革试点梯次展开。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妥有序开展了落实董事会职权、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市场化选聘经营者、总会计师委派等一系列改革试点工作,在探索新机制、新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对省属国有企业中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和规模过小、效益过低的企业,实行产业链上下游、横向强强联合、专业化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整合重组。完成了10组46户企业和单位的整合重组,其中省国资委监管的一级企业层面整合重组了7对涉及11户企业。冀中能源重组了煤炭工业石家庄设计研究院,河钢集团重组了省机械研究院。组建了河北国控民爆化工集团、华北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国有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2016年至今年10月底,河钢集团压减炼铁产能260万吨,炼钢产能502万吨,已提前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化解钢铁过剩产能任务。开滦、冀中能源等企业累计共退出关闭矿井50处、产能1868万吨,均超额完成省考核年度目标。关停焦炭产能434万吨,压减产能271万吨,关停煤电机组14台,容量148MW,已提前完成2017年焦炭、煤电压减任务目标

  四是“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2017年我省被确定为全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10个重点督导地区,相关工作得到国家第8督导组的表扬。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签订“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框架协议63.33万户,累计147.91万户次,省属企业已签订正式协议61.69万户次。

  五是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积极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截止目前,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已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股权多元化企业达到679户,占比53%,上市公司公司10家,目前市值达到1300亿元,资产证券化率36.1%。

  六是国资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加快职能转变,起草了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资监管方案,压缩委机关处室,精简人员编制,确定了责任清单。改革授权体制,选择了省建投集团、省国控公司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实行扁平化管理,明确新形势下的资本配置方向和整体运作模式。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今年在5个厅局的21家企业开展了试点。完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成立了大监督格局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整合监事会及审计、巡查、纪检监察等监督力量,建立会商机制,搭建协调处理平台,构建大监督格局。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着眼于培育国内外较强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更加注重目标、问题导向,更加注重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着力推动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将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上下功夫。持续推进改革攻坚,着力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着力推动10项改革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进改革纵深发展;着力推动战略性重组,聚焦发展实体经济突出主业、做强主业,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多途径多方式多主体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着力加快剥离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着力推进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二是在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上下功夫。持续推进稳健增长、提质增效,强化对重点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形势变化的分析研判,引导企业调整经营策略,创新商业模式,实施精益生产、精益管理,向强化管理要质量、向科技创新要效益。

  三是在加快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深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低碳化、循环化,加快企业绿色发展。

  四是在促进动能转换上下功夫。以钢铁、医药行业为重点,突出抓好产能转移等退城升级改造。进一步拓展国际产能合作,全面完成煤炭焦炉煤电去产能目标任务。

  五是在强化风险管控上下功夫。制定实施省属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投资负面清单,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严控高负债企业推高企业负债率的新增投资,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投资。探索建立企业“走出去”风险管控的有效方式,探索建立大宗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信息平台。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打造“阳光国企”。

  六是在完善国资监管上下功夫。以管资本为主深化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准确把握省国资委职责定位,强化管资本职能,加快向资本管理、行业布局、结构调整、资源配置、运营知情、检查监督和考核奖惩等职能转变。创新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改变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落实保值增值责任,提高监管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

  七是在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上下功夫。准确把握十九大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在深化改革中实现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有机统一。

  河北省委外宣局局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丽

  谢谢李光同志。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提问的时候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回答媒体记者提问环节:

  一、香港商报: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党是领导一切的”写入了党章。对国有企业党建而言,十九大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毫不动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锻造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人兼,在这种企业领导形式下,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都发挥哪些领导核心作用?另外,能否介绍一下正在试行的“职业经理人”制度?

  河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光:谢谢你对国有企业的关注。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要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国有企业党委在发挥领导作用,制度设计上,要把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结构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修订议事规则,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目前,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已经完成了公司章程、议事规则的修订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国有企业党委发挥领导作用,具体讲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发挥董事会在企业中的决策作用、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并在推进实施中不断完善。

  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市场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正在积极尝试。省国资委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做了不少准备。一是搞好制度设计,制定《实施方案》配套政策和相关文件,确保积极稳妥推进。二是在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试点。首先是在集团子公司层面试点,然后再选择一户一级企业开展试点。

  下面,我回答第二个问题,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监管企业层面试点工作。省资产管理公司今年作为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和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企业。省国资委会同省委组织部赴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就相关工作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指导省资产管理公司起草制定了《省资产管理公司关于开展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和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并进行了修改完善,准备近期按程序研究决策后实施。

  二是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充分动员并指导具备条件的监管企业在二级子公司层面开展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和推行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召开了试点工作调度会,制定印发了《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二级子公司开展三项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有4家监管企业各报了1家二级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并制定了实施方案,计划年底前启动实施。

  二、长城新媒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请问,下一步,围绕农业产业兴旺,我省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河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农工办副主任刘振洲: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标准生产为引领,以质量提升为根本,整合资源、集中投入,调整结构、激发活力,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强竞争力、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业供给体系。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稳定在9300万亩,总产量稳定在670亿斤左右,小麦产量保持在270亿斤左右;调整种植结构,调减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支持发展高端设施蔬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粮经饲比例达到56:39:5。优化养殖结构,稳定生猪和家禽生产,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畜牧业;加快奶业振兴,建设全国奶业示范省。转型升级渔业,提高生态健康高效养殖水平。推动产业一二三融合,重点建设200个左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0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开发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发展“后备箱经济”。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二期团队建设,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支持科技人员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增值服务,分享成果权益。支持优势种子、智慧农机、农产品精深加工机械、绿色投入品生产等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发展。开展农村“双创”活动,重点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万人。

  推进品牌农业建设。实施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企业品牌价值提升和农产品品牌孵化行动。重点打造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企业品牌和“三品一标”农产品。完善品牌服务体系。建立品牌目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鼓励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展示产品、宣传品牌。严厉打击品牌盗用、套用、滥用等行为,切实保护品牌形象。

  推行标准化生产。在加快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的基础上,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建设一批“菜篮子”大县、畜牧业绿色示范县、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整县域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逐步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监管机制。创建一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三、河北工人报:我省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钢铁去产能任务,各地封停去产能的高炉和转炉后,如何防止这些炉子死灰复燃,这些炉子什么时候拆除?

  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高俊钊:今年以来,我省压减钢铁产能共涉及高炉32座、转炉28座,为防止封停装备死灰复燃,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严格封停到位。对暂不具备拆除条件的装备,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工信部产业函〔2015〕97号)要求,采取断水、断电、拆除动力装置、封存冶炼设备等措施,确保不再具备恢复生产能力。同时,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不再恢复生产,并在省级主管部门网站公示,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强化日常监管。严格落实监控工作责任制,各级政府将责任明确到具体责任人和分包领导,强化对封停钢铁设备的监控和巡查,动态掌握实际情况,坚决防止封停设备复产。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定期不定期组织专项督察,采取明查暗访、现场督导等方式,对全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进行全方位、大力度的督导检查,严防已去产能死灰复燃。

  四是严格责任追究。落实属地责任,实行党政同责,凡封停钢铁设备复产的,严格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对违规建设钢铁项目的处理办法》(冀办字〔2012〕64号)规定,对封停设备复产所在地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先免职,再进一步调查处理;对封停钢铁设备监控具体责任人和分包领导,以及负有监管职责的政府职能部门、为封停钢铁设备复产提供水电等条件或服务的部门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员追究相应责任,对专项督查不认真,有问题应发现未发现或发现后未及时报告处置的,一并追究督察人员责任;对监管不力、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问责设区市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

  装备采取封停措施,主要是因为企业涉及资产纠纷、财产保全等情况,暂时不具备拆除条件,待影响因素解决后各地将组织拆除,省也将组织验收组进行实地验收。

     四、河北广播电视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站在新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改革应遵循什么原则?

  河北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杨海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改革认识论和方法论,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又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系统把握、始终遵循、努力践行。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要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改革决策部署。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推进改革。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努力使改革符合广大人民意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三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牢牢抓住制约我省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哪里问题突出就重点改哪里。四是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结合起来,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把改革创新和法律法规立改废释结合起来,把方案协同与实施节奏、力度的协同结合起来,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系统集成。五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创新。既要发挥好试点对全局性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又要鼓励支持地方和基层进行差别化探索,最大限度调动各方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六是坚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要深入抓好“三督三察”,既抓改革方案出台,又抓改革举措落地;既抓实主体责任,又强化督察问效,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五、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如何进一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实现市县行政审批局全覆盖,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服务?

  河北省编委办巡视员、副主任刘修起:近年来,我省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设立行政审批局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效。在省级推进改革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2015年3月,中央将我省列为全国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8个试点省份之一。2016年,先后在6个设区市、75个县(市、区)、60个开发区(园区)组织开展了行政审批局改革试点。今年2月底,根据统一批复,市、县(市、区)设立行政审批局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3月初,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市县设立行政审批局改革工作的通知》,对推进改革涉及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今年9月,研究印发了《关于推进全省市县开展设立行政审批局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行政审批局机构组建、事项划转、运行后的职能责任、开展审批服务、软硬件建设、监督考核,以及行政审批局与各级协调联动、加强监管等机制,确保年内实现行政审批局市县两级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省13个市(含定州、辛集市)共有9个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运行;168个县(市、区)共有122个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运行。

  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今年在全省所有市县全面推开这项改革,年底前要全部完成机构组建并正式挂牌运行。这是省委、省政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改革精神的坚定决心;是省委、省政府从全面深化改革要求、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企业和群众的期盼出发,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转变职能和作风,从根本上解决简政放权不到位、难落实,审批与监管不清,政府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的重要举措。

  经过近两年的深入研究和试点探索,虽然我省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设立行政审批局改革,摸索出了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审批多、审批难的问题仍然存在,改革不协调不同步、审批权与监管相分离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还存在一定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成果与中央要求、市场期盼和群众需求还有差距。李克强总理曾在讲话中指出:要继续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深化改革,“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

  从目前试点地区运行的总体情况看,通过集中行使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实现了审批与监管职能的分离,倒逼了政府转变职能。通过实行“一口式”服务、“一体化”审批、“一条龙”办理,实现“一个部门、一颗印章管审批”,促进了审批流程的优化再造,提高了服务水平和审批效率,节约了行政运行成本,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我省的改革做法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央编办的充分肯定、企业和群众的普遍认可。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一些专家称之为创新体制机制的样板,企业和办事群众给予了广泛赞誉。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设立行政审批局改革既是硬任务,更是难任务。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认清重大意义,紧紧抓住这项改革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奋发作为、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务求取得最大实效。一是坚持依法改革,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在法律的框架下保障改革的实施,确保改革在法律的轨道上进行。同时,结合我省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只要是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的,有利于服务群众和企业的,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都进行大胆尝试,最大限度显现改革效果。二是不断健全完善职能配置,搞好职责定位,认真研究归并整合审批职能,将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办理的事项,最大限度集中到行政审批局办理,尤其是市场准入、投资建设、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等领域涉及到的行政许可权,统一划入行政审批局,实行“一个部门管审批”,企业和群众办理任何审批,无需再到其他部门其他地点跑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推进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向行政审批局集中。同时,科学确定原审批部门的职责定位,将更多精力由传统的重审批向加强本行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有关政策、行业标准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和提供各类公共服务转变。三是改革运行机制,按照流程最优、期限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目标,通过全面再造审批流程、大力简化审批环节、不断改革审批服务方式,进一步优化审批行为。建立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审批、监管无缝对接。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动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线上与线下服务有机融合,推进行政审批实体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逐步实行审批事项网上预受理和预审查。

  河北省委外宣局局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李丽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本周我省连续召开了5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新闻发布会,各媒体给予了充分的报道,在此我代表省委外宣局、省政府新闻办对记者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也请各位记者朋友按照通知要求及时将宣传报道情况反馈省委外宣局、省政府新闻办。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关键词: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

责任编辑:孙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