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十九大】“宁静、和谐、美丽”从何而来?
●储瑞耕 十九大明确提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宁静、和谐、美丽”,是一个伟大的理想,是人人向往的美好的自然境界、社会境界和人类生活境界。 然而,这个伟大理想的实现,还需要付出许许多多的努力,因为实事求是地讲,多少年来—— 其一,人类欠自然的“保护帐”、“美化帐”实在是太多了,被破坏的自然环境远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弥补、修复、改善过来的。 其二,就环境污染而言,不仅许许多多的历史问题积重难返,而且许多新的污染仍然一天天地在延续着,产生着,累积着。 比如城市的“垃圾围城”、“汽车尾气”,农村的“垃圾围村”、肮脏杂乱;比如这“白色污染”——人们走进市场,无论买卖什么,动不动就是“塑料包装”;比如快餐业,塑料饭盒包装袋已然满天飞;随着快递物流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无数的包装物日日夜夜地产生出来……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自己为自己设造的无穷无尽的不宁静、不和谐、不美丽的痛苦的陷阱里了! 因此,我们不得不警醒起来,不得不行动起来,从眼前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而且花费巨大的努力和毅力来解决问题。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能够有利于推动人们的觉悟。比如污染的成因,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餐饮外卖量最大的国家。但大多数人可能没有料到,餐饮外卖虽然便利了自己,却给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平均使用时间只有1小时的外卖餐盒,可能需要几百年时间才能自然降解。(2017年8月31日新华网) 实事求是讲:“餐饮外卖”不能算是“白色污染”的根本问题,“白色污染”也不是“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 人们在被塑料制品搅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不禁会想起多少年前的“提篮小买”、“提篮小卖”;想起我们的老祖宗,上街买鱼,是用草叶、树枝条从鱼的嘴巴与腮“串起来”的,而买肉,则是用荷叶包起来带回家,或者送给亲朋好友……毫无污染之虞,那是多么充满温馨的景象! 当然,历史车轮不可能倒转,“田园诗”式的生活状态已经越来越远离我们。我们现在重提“绿色环保”,就是对现实不良与危险现象的一种对抗与斗争,是要尽可能地减少各种新的污染,尽可能地挽救已有各种危机,一点一滴,久久为功。 习近平同志在二〇一七年新年献词中提到“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湖北、浙江等地还率先提出设立“湖长”,最近习近平同志又亲自抓“厕所革命”,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这些信息一次又一次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响、热烈欢呼,道理就在于此! 在力争实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伟大事业中,我们每一个普通公民要在自己的范围内,尽可能少制造、不制造“污染”,尽可能多种树种草多还自然一点“绿”。但是,我们的党委政府的责任不可推诿:一定必须要求和组织我们的工业企业“防污染”、“反污染”,一定必须要求和组织我们的科研部门人员,满腔热情地、一刻不停地、从严从细地把“防污染”、“反污染”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比如尽一切可能,做最大努力用“可降解的物质”来替代“不可降解的物质”! 这是天经地义、功德无量的事业。今天与明天的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都会向那些对环境保护做出实际贡献的人们、向那些为“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不断奋斗的志士仁人们致深深的敬意! |
关键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