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石家庄>>石家庄

中线山前区:见沙不见水的河让人很惆怅[组图]

http://www.hebei.com.cn 2013-08-05 03:4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1时间:8月1日9时18分地点:裕翔街南三环洨河段

  中线第一站:污水井回吐洨河变成排污渠

  从市区出发,沿裕翔街一路南行,行至东尹村村东时,一股浓烈的恶臭味袭来,只见马路西侧的路面以及便道上全是黑色的污水,通向东尹村的路口,水深已至小腿肚。而此时,便道上几个井盖,仍在源源不断地向外回吐着污水。记者采来水样,发现水中有大量黑沙,混浊不清。

  东尹村的王女士本想骑自行车到邻村赶集,看到眼前的情景,决定放弃计划。据王女士介绍,7月31日夜到8月1日连夜的雷阵雨、暴雨,市区内的污水顺着管道流向前边不远处的污水处理厂。但由于水流量太大,远远超过污水处理厂的承载能力,因此导致污水井回吐。记者看到,污水向外翻出后,顺着地势,经过道旁的绿化带,直接流进洨河内。“这两年,市里对洨河进行了大力度的整治,本来以为,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没想到,一到下雨天就出现这种情况,河里污水弥漫,臭味能持续好几天。连我家地里的核桃树都受到连累了。”东尹村的孙大爷见到记者采访,强烈要求记者去他地里看一下。

  孙大爷的自留地位于洨河西岸,地里套种着黄豆和核桃树。记者远远看到地头处有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大坑,黑糊糊的污水正从坑内在向外翻滚。据孙大爷介绍,他的自留地下面埋着西边热电厂通向污水处理厂的管道,但今年不知怎么回事,每次雨后,都会有大量污水从地底下溢出来,而他刚种下的核桃树,长时间被污水浸泡,有几棵已经死掉。

  水质指数

  可游度:差可饮度:极差可渔度:差

  水样24小时后观察:水底一层厚厚的黑沙,滤出部分依然浑浊,呈黄色。

  2时间:8月1日10时45分地点:红旗大街南延线槐河段

  中线第二站:漫水路上村民蹭水洗车

  元氏县城西南方向,通向赞皇的路上,有一座大桥,名为槐河大桥。桥底下的槐河水,古时发源于赞皇县西南部嶂石岩槐泉,槐泉素有“万古槐泉流不厌”之美誉。

  而今,站在槐河大桥上俯瞰眼前的槐河,雨帘中,宽约1000米的河道内是一块块横七竖八的玉米地,一条不足两米的小河在庄稼地间川流而过。正好途经至此的张先生介绍:“这条小细流,也只有在雨天过后、上游的白草坪水库泄洪时才会出现,平时河床都是干的。”

  随后,记者沿033省道从槐河大桥向西南方向行驶,一路暴雨如注,但到033省道与红旗大街延伸线交叉口附近时,降雨量明显变小,顺红旗大街向北行驶2公里左右,阳光从云层间隙斜射而下,空旷的马路上,远远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走近一看,红旗大街槐河段宽约十米的路面已被河水漫过,路面水深大概有15厘米左右,水质略显浑浊,但杂质并不多,槐河大桥底下的流水来源于此。记者看到,道路右侧,南北方向行驶的车辆混合通行,不时溅起半米高的的水花。而道路左侧,则已被几十个“蹭水族”占领,十几辆私家车排成一排,车主们正拿着抹布洗车,中间还有几位村民,坐在板凳上,一边聊天一边洗衣服。

  居住在车汪沟村的刘先生向记者介绍,该段水流来自赞皇县的白草坪水库,每年汛期水量增大,水库泄洪时,都会有水从此经过。

  记者看到,虽然在路段的两侧都设有“漫水路面,水深危险”、“禁止下水游泳、嬉戏”等警示标志,但在公路旁边的深水区,依然有人跳进去游泳、嬉戏。

  水质指数

  可游度:中可饮度:差可渔度:中

  水样24小时后观察:滤出部分略显清澈,底部黄色浑浊物明显。

  3时间:8月1日14时地点:滹沱河子龙大桥

  中线第三站:滹沱河重现旖旎风光

  清澈的河水,游动的鱼儿,摩肩接踵的人群……滹沱河在今天俨然已经为省会居民夏季消暑游玩的好去处。记者来到子龙大桥附近的游乐中心,恰逢上游水库泄洪,南岸的水漫过河堤,向北岸流去。从四面八方到来的人们,光着脚丫,站在有流水漫过的路面上玩闹、嬉戏。记者采来水样,水清澈透亮。

  游乐中心的管理人员老宋,一直居住在河北岸一个村子里,见证了滹沱河几次变革。望着路面上嬉闹的人群,他欣慰地说:“滹沱河干枯了几十年,终于又恢复到波光粼粼的样子了。”

  “现在是汛期,水流更新周期短,河水清澈见底,但如果到了非汛期,就没这么清澈了,偶尔还会有臭味出现。”在市民张先生看来,滹沱河被视为石家庄的“母亲河”,环保治理工作依然需持续跟进。

  水质指数

  可游度:中可饮度:差可渔度:好

  水样24小时后观察:水质依然清澈,放入水中的一条小鱼,仍灵活游动。

  4时间:8月1日15时地点:新乐木刀沟大桥

  中线第四站:木刀沟河道满是庄稼地

  沿着107国道一路向北,即将进入新乐市区时,一条宽阔的大桥出现在眼前,但桥下却无流水经过。大桥两侧数十里长坡,郁郁葱葱,均是绿色植被,只有远处一条狭长的沟,保留着原始河道的模样。

  107国道清洁工王先生,今年已经76岁,谈起眼前这条明清时代就已出现的木刀沟,感慨万千。他说道:“我十几岁的时候,木刀沟河里常年有水,一到汛期,河道里的水就会漫到河岸上。如果遇上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河水还会往村子里灌。”

  在王先生的记忆中,1996年发大水之后,木刀沟中的水开始慢慢减少直至干涸。后来,裸露在外的河道上,开始被村民种上农作物,这一种,就是17年。“其实上游的磁河并没有断流,只是前几年有人在河道里过度采砂,在西面20多里地的地方,挖了一个非常大的坑,从上游留下来的水都汇聚到坑里流不出来,才使得这里一点水都看不见。”王先生无奈地说。

  5时间:8月1日15时40分地点:新乐沙河三沙河大桥

  中线第五站沙河见沙不见水

  “沙河无水沙场坑,全年四季西北风,南水北调横飞去,新河两岸现新容。”这首流传在新乐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诠释了沙河近几十年的历史变迁。

  7月8日,一位网友在新乐贴吧里公布了一组沙河放水的照片:几十米宽的流水夹杂着泥沙,顺着早已变形的河道由西向东蜿蜒而至,水面上因泥沙翻滚而涌起的泡沫此起彼伏,奔腾的河水,在两岸沙滩掩映下,颇为壮观。

  8月1日,记者站在三沙河大桥上向东远眺,照片中奔腾的河流已不见踪影,1000多米宽的河道上尽是黄沙,只有路边挂着的“戏水危险,后果自负”的横幅,以及几百米远处的一汪碧色湖水,证实这里曾有水流来过。记者到湖边采取水样,水尚还清澈。

  负责看管河流的王大爷介绍说,沙河已经有20多年没见过流水了,上游的王快水库,只有去年和今年放了两次水,去年放水时,还因为水量太小,没流到三沙河大桥。但在他儿时的记忆中,沙河曾是碧波万顷、水清见底的一条母亲河。“1973年,沙河的水还是满满的,当时想到河对岸,得坐船才能过去。那时河面上经常能看到载人的船只,好多到对岸打工的人,扛着车子就上船了。”王大爷回忆,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沙河的水流开始慢慢变小,到上世纪90年代,基本已经干涸。

  水质指数

  可游度:差可饮度:差可渔度:中

  24小时后水样观察:水底有一层薄薄黄沙,滤出的部分略显浑浊,较清澈。

  记者手记:

  干涸的河道欲哭无泪从地图上看,沿107国道可以遇到不少河流,但记者行走时却发现,许多标注的河流早已没有了踪影,比如潴龙河、木刀沟、沙河,这些曾经浩瀚如波的河流,如今宽阔的河道内却是郁郁葱葱的庄稼地成了主角。记者所经之地,均为河流中游地段,在流水有无选择上,他们没有绝对自主权,只能仰仗上游水库泄洪或者雨天积水增多时,才能看到少许流水经过。“有水出事,没水平安。但真没了水,又觉得生活中少了很多乐趣。”一位老者道出自己对河水的畏惧与企盼。而让老者们更痛心的是,河道没水之后,采砂泛滥猖獗,几百年沉淀下的沙床,几个月就被摧毁,一片片触目惊心的大沙坑,使得水流再也恢复不到曾经平坦的流势。而河流少了可依托的支撑,也就断了流动的脉搏。看到一条条满是疮痍的沟壑,见到一张张对流水企盼的面孔,在这场人与自然、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博弈中,生态无疑成为失败者。

关键词:水质,水污染,滹沱河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培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