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处国保规划引关注 打造“有特色”正定古城?
正定古城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出炉,千年古城的众多“国保”单位有望整体提升,昨日本报报道的这个消息引发了众多市民和学者的关注。记者获悉,此次的6个国保规划都是长期规划,时间都在二三十年以上。业内人士指出,这6处国保规划与正定近期正在开展的古城风貌恢复密不可分,对这些国保单位的规划保护,理应是正定古城风貌恢复的一部分,如何保护和传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如何在新一轮的城市开发建设中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将这些独立的规划与整体规划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古城文化保护显得尤其重要。 探访 学者眼中的“好东西”如何让市民感同身受? 正定古城的“国保”有9个之多,但平时被大家熟知的,似乎只有隆兴寺,“很多石家庄人也只知道正定有个大佛寺”。在很多市民看来,此次公布的正定开元寺、广惠寺华塔、天宁寺凌霄塔、正定府文庙、正定县文庙大成殿、风动碑这6处“国保”,并不是正定最有名的所在,其中未向公众开放的正定府文庙,更是“默默无闻”。 在正定古城内,从燕赵大街与中山路交叉口向北,至天宁家电商场,向东有一条胡同,进去走到头再向北一拐,就到了正定府文庙。一路上,记者向好几个人打听府文庙的位置,没有人能清楚地说出来。 历史上的府文庙却并非如此冷落。据正定古文化研究会顾问张五普老人回忆,曾经的府文庙,东连学署,西带府学,三院共占地200多亩,南、东、西三面均敞开通街大道,三街口各置一金牌楼。据文物部门调查,曾经府学和府文庙有近20处古建筑,如今只剩一座戟门及其东西耳房,淹没在周围的居民楼中。 与古城正定一样,正定的这些国保单位似乎也都还没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记者在府文庙看到,修缮不久的戟门和东西耳房尚未验收,院子里地面也没硬化,尚不具备接待游客的条件。周边南北两边楼房逼仄,想从正面给戟门拍个全景都实现不了,而这座戟门———屋脊下直立三扇高大木门,没有房间,推开门就从这边迈入那边,这座平时大家认为没多大实用性的建筑,却是府文庙当年壮观全景的惟一缩影。“这个戟门是古城正定现存惟一的元代建筑,一方面为研究元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另一方面也使正定的古建筑遗存达到‘九朝不断代’(从唐至民国)。”相关负责人说,正定的很多文物目前可能都存在这个问题,学者们看了都觉得是好东西,可是却不能让市民“感同身受”。“以前都没有人问,这几天开始有人问了。”府文庙附近的居民说。随着6处国保规划的出炉,这几处地方的关注度终于有了些提高。“以前都去过,还真没有真正关注过,没想到那一座塔一个碑,都是国保,真的要好好宣传一下。”市民张先生说。 追问 国保规划如何助力古城风貌恢复?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6个国保规划和正定古城风貌恢复工程是有关系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应该说,古城风貌的恢复,首先是每个独立文保单位的恢复和修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的国保规划中提到的一些系统性的建议和展示利用篇章,是我们将要做的东西,这和正定古城风貌恢复工程也是相关联的。” 在这此次出台的6个规划中,除了保护措施,大部分都确定了展示主题和旅游设置,并有一些具体的规划。在风动碑的规划中,建议在古城游览公交专线在“赵云广场”设站,覆盖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县文庙、府文庙和马家大院等周边文物点。针对凌霄塔独特的建筑结构,规划在凌霄塔东南侧博物馆内设计凌霄塔多媒体展示。正定县文庙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对正定有兴趣的外埠游客,更把重点定位为当地居民,特别提出应有能力承担较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这些规划不仅仅是文物本体的维护,还包括周边环境与文物本身的协调,色彩、建筑等的协调。”正定文保所副所长崔伟丽告诉记者,这几个规划基本上都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时间大概都是20年左右。 有业内人士也指出,从规划本身来看,因为每个规划都是一个独立规划,还缺乏相互之间的联系性,在府文庙的规划中,设置了“风动碑—府文庙南门—泮桥遗址(支线参观文物院落及附属文物)—戟门(文物建筑原状展示)—东耳房、西耳房(历史资料、研究成果及部分收集文物展示)—原始地基片段展示—离开前往马家大院(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路线,路线涉及周边一些保护单位,但是整体上来说,每个规划还都是个体。“此外,还有文物周边环境的整治,按照规划实施的难度可能比较大,比如府文庙就紧靠居民区,很多文保单位都在城市中心,大拆迁是不可能的,怎样让居民的生活和古城风貌的恢复相协调,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深入 独立规划如何融入古城整体规划? 据了解,除了此次出台的6个国保规划之外,正定县还相继制定了《正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正定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定县文物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等地方性法规。 崔伟丽介绍,正定古城的文化保护从来没有间断过,自上世纪90年代起,正定县先后筹资超亿元,实施了广惠寺华塔落架重修、开元寺须弥塔维护等多项文物修缮工程。隆兴寺大悲阁落架重修工程1999年9月竣工,工程投资3000余万元。2000年修复了南城门、城门楼及其两侧各50米的城墙;2003年,对北城门进行了抢险加固,再现了北城门历史风貌…… 今年8月,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又审议并原则通过正定古城整体格局与风貌规划和正定古城南部控规性详细规划等。针对正定古城保护,提出实施恢复古城墙、复建阳和楼、改造治理周汉河,对隆兴寺等8处文物本体的维护修缮、周边环境的改造提升,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修缮整治,历史街巷的整治,古城内道路、排水等市政设施及交通环境的改善等措施,同时对古城人口向外疏解。通过保护、整治、复建、改造等措施,形成九楼四塔八大寺为统领,城、关、衙、庙形制清晰的北方第一名郡,展现自隋朝以来九朝不断代的古城文化。 记者在正定采访时了解到,虽然规划没有出台,但是很多古城风貌恢复的工作已经逐步展开,城墙修缮工程、隆兴寺实质文物保护工程、隆兴寺壁画保护工程、隆兴寺文物保护工程、县文庙大成殿修复工程等都已经在进行方案论证,有业内人士就指出,其实除了几个国保单位的规划,关于正定古城建设的规划已经出台许多,而现在的实质问题,应当是如何让这些独立的规划与整体的规划相融合,而不是各成一派,重复工作。“几十年的保护规划可以细水长流,分阶段进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独立的规划必须要和整体规划相融合,在尊重古城原真性的前提下,应建立古城保护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保证古城可持续发展。 期待 大修大建不是目的如何打造“正定特色”古城? “先期出台的6个国保单位的规划其实只是个开始,目前正在修改完善的隆兴寺和临济寺澄灵塔的规划才是重点,尤其是隆兴寺,虽然它的保护规划还没有出台,但关于它的各种保护工程却一直没有停止。”崔伟丽说,目前隆兴寺内方丈院也正在维修,预计今年底工程完工后将在这里展出“梁思成文物保护史迹陈列展”。 虽然这次6处国保规划率先出炉,但在正定的9处国保单位中,最有名的还是隆兴寺。昨日在国家文物局关于隆兴寺保护规划的修改意见中记者看到,“进一步加强对隆兴寺内现存的宋代遗构研究,深化价值评估。” 一系列规划的出台能否打造出一个令人期待的正定古城呢?石家庄市文史学者栗永表示,古城有其特殊的时空感,有着作为空间的街区、建筑物及其景观,并和特定的历史连在一起。正定古城的打造,最主要的还是要突出“正定特色”,要建立以隆兴寺为核心的正定古城,大修大建并不是最终目的,打造突出特色才是终极目的。“古城也好,文化遗产也好,如果藏在深闺,不能让公众感受到,不是一个好的办法。此次出台的规划可以说是对这些国保的价值进行了提炼,古城的大规划则可以进行整合。” 栗永说,正定虽然拥有众多古迹,但由于缺乏更广泛的文化旅游环境,文化旅游业发展缓慢,因此在正定古城建设规划中,旅游开发应成为产业更新的重要内容。“开发过程中不能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不能大拆大建。”栗永说,要注意的是,不能为建古城而打造出空城、一味把居民迁走,历史古城也要现代化。 “古城里的人们本身就是活生生的风情文化,是古城最好的背景。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作为建筑或人文资源存在,古城里的人民需要享受现代化生活。”栗永说,要解决古城保护与现代化间的矛盾,正定古城保护在总体规划中,应明确未来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应该是有特色的有生命力的。(记者 杨佳薇 实习生 杨娟)
|
关键词:古城,正定,规划,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