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科教文卫

河北省人类精子库成立不足两年 精子荒从未走远

http://www.hebei.com.cn 2013-09-12 11:24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如果不是在河北省计生科研院排队“借精生子”,苦撑了几年的苏玲(化名),可能最终还是逃不开家庭的破碎。

  苏玲是幸运的。排队等待了一年多,终于可以借志愿者捐献的精子,让自己有了当妈妈的可能。

  可更多的家庭仍在等待幸运降临。和苏玲一样,因为不能自然怀孕,我省仍有700多对夫妻等待“借精”。

  成立不到两年,我省首家人类精子库——河北省人类精子库,一直严重缺乏精源,而这,也是不育家庭漫长等待的症结所在。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精荒”,又让“精荒”持续了这么久?近日,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讲述

  借精人:如果不是借精成功,我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苏玲是石家庄人,今年29岁。和她同龄的女子大多已为人母,终日沉浸在幸福与喜悦中,可她为了能怀上一个孩子,却经历了太多。

  2006年结婚,头两年,苏玲没打算要孩子,一家人和和睦睦。

  可从2008年起,孩子的问题提上了日程——此时,一家人却发现,苏玲肚子总不见动静。

  起初,家里认为是苏玲的问题,查了两次都没事。第三次想到查男方,结果查出“没有精子”。

  “当时坚决不信,先后又确诊了三次。”

  为了能有个孩子,苏玲夫妻俩抱着一丝希望,开始了漫长的治疗。去过大医院,到过小诊所,吃过中西药,也求过偏方……

  后来,省会一家大医院的医生直接劝他们,“别花冤枉钱了,这病没法治。”

  小两口彻底失望了。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苏玲从网上查到我省有精子库。

  “当时感觉,如果能排队等上,就能生一个自己的孩子。”苏玲哽咽道,“别人根本没法感受没有孩子的痛苦,压力太大了。”

  苏玲哭诉,因为熬了太多中药,她现在一闻中药味就想吐;没孩子导致矛盾激化,她直到现在还和家里老人不说话。

  幸运的是,10日,苏玲接到了通知,下月就能“借精怀孕”了。

  如果不是将能顺利“借精生子”,苏玲说,她不知道自己的婚姻还能维持多久。

  捐精人:捐精和献血一样,都是公益

  前天,在河北省计生科研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所在的大楼里,苏玲正开心地准备“借精生子”的一系列检查;而院内另一个大楼的河北省人类精子库里,李飞(化名)则刚刚完成了他体检合格后的第一次捐精。

  高个头,浓眉大眼,性格沉稳,这是记者对李飞的第一印象。

  李飞说,自己今年40岁了,大专学历,学过医学,也学过心理学。

  从网上了解到捐精信息,到走进河北省人类精子库,这之间,他足足做了一个月的准备。“因为对这个事认识不足,查了大量的资料。”当然,李飞说,这段时间里,还有心态的调整。

  经过两次严格的体检之后,10日,李飞进入了正式捐精程序的第一次捐献。

  “我经常献血,我觉得捐精跟献血一样,都是公益行为,没什么不好意思。”目前,李飞还是单身。

  “如果通过这一举动让不孕不育的家庭能有孩子承欢膝下,我觉得挺光荣。”

  现状

  精子库严重“缺精” 700多个家庭排队等待

  不孕症给苏玲幸福的家庭带来了暂时的困境,但不少不孕不育夫妇却因此陷入绝境。

  河北省计生科研院副院长刘效群说,她所在的科室每天都有很多公婆“押着”小夫妻来看病。

  “曾经有一个婆婆陪儿媳来检查,就明说,如果是儿媳的原因就坚决离婚。”刘效群感叹,在对患者的回访中,她们也经常得到“早已离婚”的消息。

  “他们说实在等不了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到精子。”刘效群遗憾地说。

  据介绍,因遗传、生态环境污染、不良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不育症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

  去年,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研究院对河北部分地区1.9万多对有生育计划的育龄夫妇调查发现,不孕不育患病率达11.5%。

  “男方患有无精子症或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比例约占不育夫妇数量的10%。”河北省人类精子库负责人赵邦荣说,这些不育症夫妇获取精子的唯一合法途径就是人类精子库。

  然而,仅一岁零八个月大的河北省人类精子库,却一直严重缺乏“精源”。

  截至本月10日,河北省计生科研院先后有900多对家庭排队等待“借精生子”,登记数量八个月增加了五成。其中的200个家庭已陆续“受孕成功”,其余700多个家庭还在苦苦等待。

  他们,年轻的20岁出头,年长的已经45岁。

  分析

  今年300多人报名捐精仅两成合格

  赵邦荣说,从成立至今,精子库每天接到的咨询的电话很多,但实际捐献的比较少。今年1月到8月,仅有300多名志愿者捐献精子。

  按照规定,捐精者须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目前,河北人类精子库捐精志愿者约六成是高校学生。

  “由于对精液质量要求严格,捐精志愿者精液合格率只有20%,难以满足需求。”采访中,赵邦荣坦言,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人类精子库不允许开展商业广告宣传,也一定程度导致人们对捐精知晓率低。

  之前,人类精子库工作人员曾多次举办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都遭到不同程度抵制。

  即将通过“借精”成功受孕的苏玲也表示,这件喜事目前只有双方父母知道。而今后,这种受孕方式也不会告诉别人。

  调查

  传统观念、伦理问题最制约捐精

  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志愿者捐精?昨日,本报在官方微博和微信上发起调查,共百余名网友参与。

  结果显示,传统思想观念、伦理风险问题、捐精知晓率太低、程序繁琐是导致精子库“精荒”的主要原因。

  其中,32.31%的网友认为,是传统思想观念阻碍了捐精;26.15%的网友担心后代近亲结婚风险。

  网友“石门扬扬”留言说:“说实话,前两年我曾经考虑过捐献精子,甚至已经打过电话安排时间,我不是为那一百块,而是想做点公益,但是精子这玩意不是献血,精子是能孕育出生命的,万一我的孩子的另一半是我捐献的精子呢?”

  昨日(9月11日),记者汇总网友关心的焦点问题,专门采访了河北省人类精子库负责人赵邦荣。赵邦荣一一给予解答。

  一问一答

  关键词 伦理

  网友“淡淡的忧伤”:如果以后发现自己的儿子跟自己的女儿结婚,这事该怎么解决?能有效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吗?

  赵邦荣:按照规定,一名志愿者的精子最多可供5对不育症夫妇使用,加上志愿者自己1名后代,共计6名。

  根据我国人口基本状况,捐精导致的子代近亲结婚的概率接近于零。此外,精子库会和生殖中心合作提供子代婚姻咨询服务。

  关键词 保密

  网友“御攥医宗金鉴”:不想有

  有那么多孩子,负担不起。

  赵邦荣:供精者相关档案严格保密,所有捐献的精子只有代码而无姓名,精子供者和受者之间“双盲”,谁也无权了解精子来源和去向。受捐者只能根据体貌卡挑选精子,法律还规定供精者对供精出生的后代无任何权利和义务。

  -文/记者陈雪

  -制图/李会

  

 

  

关键词:精子荒,精子库,河北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