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特殊天象:十五月圆难得 “金土相合”罕见
刚刚结束的中秋小长假,特殊天象频唱好戏,其中两场天文大戏更加引人注目。一场是不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俗语出牌,难得出现“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另一场则为20日晚,金星和土星上演“金土相合”。特殊天象是否真正特殊?背后成因到底是什么?就这些问题,记者于9月21日采访了有关专家。 连续第三年“十五圆月”,下次看要再等8年 9月19日,中秋节。21时左右,云层散开,圆月呈现。“今年中秋,确实赏到了名副其实的‘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河北省科技馆宇宙剧场部工程师杨国超表示,继前年、去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之后,今年的“中秋月”依然是“十五圆”,“这是十分难得的”。 杨国超说,往后的几年里,中秋月都不会十五圆了,“下次再能中秋赏圆月要等到2021年9月21日”。 杨国超介绍,从1951年到2050年这100年中,共有39次“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圆”在十六、十七的分别有48次、13次,因而长期来看,“民间常说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还是有些道理的”。同时,他认为,这一说法不够确切,事实上,农历的十四、十五、十六或十七都有可能出现满月。 为何最圆的月亮———满月在农历里的出现日期不固定呢?“因为农历采用的是‘朔望月’。”杨国超解释,每逢农历初一,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农历十五左右,月亮走到另一面,当其黄经与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时,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向着地球,于是我们看到了圆圆的月亮,称为“满月”,也叫“望”。 杨国超介绍,从“朔”到“望”再到“朔”,所经历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所以,尽管月球从“朔”到“望”所需的时间平均约为14天18小时22分,但实际上会时而略长、时而略短于这个平均时间。 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朔所在这一天为每月初一。他解释,但同是初一,朔可能发生在凌晨或者上午、下午,也可能发生在晚上,而且每个朔望月本身也有长有短。这样,月亮最圆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农历十四的晚上,最迟可出现在农历十七的早上。 金星土星“星星相吸”,角距离不到5度 在欣赏完中秋圆月之后,9月20日,太阳系中两颗最值得观赏的行星———金星和土星又上演了一出“星星相吸”的天文美景,省会公众有幸欣赏到了双星相依相伴、争俏天宇的美丽画面。“太阳系行星公转速度的不同,导致从地球上观测时会出现两颗行星黄经相同,也就是看起来两颗行星离得很近的情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星星相吸’。”杨国超表示,此次我们所看到的是金星和土星相合的情况。 “土星虽然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亮度远不及金星,但它因明亮的光环而被誉为太阳系中最美的行星。”杨国超说,“当天日落之后,金星和土星如约出现在西方的低空中,找到它们并不难。”杨国超介绍,我们可以看见明亮的金星熠熠生辉。在看到金星后的一段时间内,在其右上方不远处就会找到土星,亮度要稍微暗一些。 “虽然土星的公转周期较长,金星的公转周期相对较短,理论上来讲每年都会出现两颗行星相合的现象。但观测条件较好的情况却并不多,20日晚上的这次行星相聚是比较难得的。”杨国超解释说,角距离是影响观测的重要因素,主要指观测者指向这两颗行星的直线之间所夹角度的大小。一是因为金星和木星角距离很小,只有不到5度,视觉上看起来非常接近;二是因为二者与太阳角距离又比较远,超过了40度,不会因为角度太小被太阳的光辉所掩盖。 |
关键词:天象,特殊,中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