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演讲比穷”是对隐私权的无视

http://www.hebei.com.cn 2013-10-17 10:3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里有多困难,太伤自尊了!”沈阳大学某学院学生小刘自从在同学面前讲了自己的家境后,常常觉得抬不起头来,“说是为了公平,可当众‘揭伤疤’,这对我们公平吗?”(15日《沈阳晚报》)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当然知道贫困生的评定存在难度。一来,每个班级要评贫困生的人数很多,而贫困生的名额又有限,这就决定了不是所有交材料的同学都能获得助学金;二来,如今弄一个贫困生的证明材料很容易,很多家庭不贫困或没那么贫困的学生,可以在填写家庭收入时弄虚作假,试图把助学金占为己有。

  所以,沈阳大学某学院才想出这个主意:既然大家都有证明材料,既然助学金的名额有限,不如采用较为公平的公开表述的方式,让同学们来做决定。这样,既可以保证助学金评选的公平,不至于因为材料的虚假而造成奖金的错发,也可以让整个过程更为公开透明。毕竟,贫困生有一个自我证明的过程,同学们还有一个集体决定的过程,于是,一个原本棘手的问题变得简单。

  可问题是,这个看似公平的过程,严重地伤害了贫困生的隐私权。贫困当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贫困生不必因为贫困抬不起头来;贫困也不是无法承受之重,贫困生不能因为贫困就选择逃避。但无论一个人对贫困有怎样的态度,也无论他是否足够坚强和成熟,他都可以把贫困当成自己的隐私——我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贫困。有时,这种隐私的自我保护,不是一种脆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权利意识的体现。每个人都有需要隐藏的东西,我为什么要将这个东西公开给别人看,即便公开的理由是为了公平。

  有人会说,如果不公开就不知道材料的真与假,就无法保证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最终可能影响到所有贫困生。这样的逻辑推理看似合理,但忽视了一个问题:贫困生获得救助也是一种权利。他们没有义务,因为获得一种权利而放弃另一种权利——个人的隐私权。而且,保证助学金发放公平的方法有很多,不能没有穷尽所有方法就轻易地逼迫学生放弃自己的权利。

  总之,任何时候,个体的正常权利都应该得到全面而真实的保障。不能因为一种权利的获得,就要放弃另一种权利。如果是这样,所有的权利都可能是不真实的。 -李劭强

关键词:申请,助学金,演讲,比穷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青年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