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社会法制

张家口塞北林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创造了历史

http://www.hebei.com.cn 2013-11-06 17:3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10月22日,工作人员在对林场进行年度评估考核的途中突遇暴雪,大家顶风冒雪继续工作。对于他们来说,这已是家常便饭。记者赵威摄

  行进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塞北林场的山岭沟坎,沉醉于这里的绿,也感慨于这里的路。一条条山间小路蜿蜒曲折,时而穿林而过,时而峰回路转。林场的司机师傅告诉我们:“荒山哪里有路?都是人踩出来的。有了路,才有了林;有了林,路也成了景儿。”

  这是塞北林场务林人眼中的路:开山育林时是创业路,当年人们肩扛手提爬坡上梁,成为名副其实的“开路先锋”;日常管护中是防火带,一旦有火情可以遏制火势蔓延;如今,这些路又成为观光路,引来四方游客徜徉于林海。

  对塞北林场务林人来讲,对路的探索一直没有止步。怎么种?怎么管?谁来种?围绕这几大难题,塞北林场14年攻坚克难、不懈探索,以敢为人先的勇气闯出一条条新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

  怎么种:技术创新攻克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难题

  10月22日上午,大风降温,赤城县马营乡胶泥坑村的丙沟山地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利用入冬前的最后时机,护林员郭清和70多位村民正抓紧在山坡上抢种,刚刚膝盖高的落叶松树苗迎风摇曳。

  “锹深踩、深放苗、手提平、脚固定、锹挤紧、脚踩实……”郭清边给村民们讲解种树的技巧,边进行示范。他所用的直把铁锹,是塞北林场的一大发明。不用挖树坑,经过踩踏、前后晃动、旋转等几十个动作后,便出来一个长30厘米、宽10厘米左右的缝儿,然后放进树苗、浇水、回填、踩实,前后不到5分钟。间歇中,郭清告诉记者,这项独特的技术,被塞北林场务林人称为“十八字理论”。

  “植树少不了水,在兔子不拉屎的深山老岭,恰恰缺的就是水。”塞北林场场长王平说,工程区十年九旱,土层薄,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为保证生态效应,31个作业区必须实现无缝隙绿化,很多作业区是别人放弃的边缘地带,更是难上加难。在这样特殊条件下植树,光靠苦干不行,需要的是科技。

  向恶劣的自然环境“亮剑”。塞北林场务林人坚持因地制宜、因树制宜、因季制宜,摸索出一个个抗旱造林新模式——

  变春季造林为多季造林。坝头沿线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且降雨集中,造林时间短。为此,他们大面积推行水平沟整地活化土壤、蓄积雨水,只要有降雨形成,就立即运苗上山、就雨栽植。

  探索推广容器苗造林。先在山脚下培育容器苗,“无雨圃里养,有雨苗上山”。截至目前,容器苗造林面积已达到96万亩。

  科学规划设计先行。坚持按山系、流域集中连片规模治理,阳坡、阴坡统一规划不留死角,按照不同坡位、不同土层厚度配置不同的树种……

  “同样在坝头干旱山区造林,不同时段、不同地段用什么办法都有讲究。”塞北林场资源管理科李宏志是森林经理专业在读博士生,谈起种树的门道如数家珍:春季造林关键是活化土壤、蓄积雨水;遇到封冻雨就种沙棘苗,“封冻雨一场,沙棘活一坡”;植被稀少、地形破碎地块易造成“活苗水”流失,就要想办法变急流为缓水,将雨水留在山上……

  这些“土办法”、“塞北造”,都是走了多少次弯路换来的。2008年,塞北林场承担清水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崇礼县小桃家沟,地处清水河上游,坡面沙化十分严重,治理难度非常大。“如果照搬过去植树的做法,天一下雨,栽植的树苗就会被流沙冲走。”副场长程文秀回忆,当时用了3个月时间拟出几十个备选方案,然后一一试验,最后采用利用沙棘、拧条等耐旱植物固沙的半隐藏式草方格治沙技术,从而破解了大坡度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治理难题。

  靠着这股子钻劲儿,塞北林场务林人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道道技术难关,实现了看天种植、就墒造林等一个个技术突破。据统计,工程区苗木成活率达到75%以上,其种植模式被国家林业局推广到西部干旱省份。

  怎么管:管理创新打破“年年种树不见树”

  雷阵雪?对,就是雷阵雪!10月22日14时许,塞北林场南滩营林区。伴着轰隆隆的雷声,一场大雪瞬间将林地染白。此时,场长王平与几位副场长正在山上。今年夏季,因遭受病虫害,一批碗口粗的松树被砍掉,他们正为来年补种做准备,同时查看森林防火工作。

  “好雪!”看着从天而落的大雪,王平并没有担心如何下山,而是长舒了一口气:“防火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三分种七分管。”对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塞北林场来讲,这句业内行话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年年种树不见树。”在不毛之地上起家的塞北林场,是如何打破这一魔咒的?

  “树一种,钱一领,树活树死再不相干;造林千秋功,牛羊进去一场空……”后续管护难题考验着塞北林场务林人。建场初期,植树工程是“骂”出来的。那时,林场沿用“大锅饭”式管理,效率低下,种树不得不靠“骂”来推进。而国家补贴、地方实施的模式,也容易造成权属不明,导致重造林轻管护等现象发生。

  在多次陷入困境之后,塞北林场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加大管护力度。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项目要求,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管理制度——

  在施工管理上,总场负责技术指导、制定方案、检查验收、下拨资金,分场负责工程实施、落实建设资金,实现人权、事权与财权分离;在资金管理上,把国家、省级、市级资金捆绑在一起,统一调配、统一使用,层层监管,单独建账,保证所有资金全部用在工程建设上;在工程验收上,成立专业验收组,分三年验收工程的成活率、保存率。

  “种下一棵树,盖上几间房,雇上几个人,留下一片林……”塞北林场总工程师张德军这样形象地概括林场的管护模式。面对战线长、管护难度大的现实,塞北林场建立了总场、分场、营林区、护林点四级护林网络,以及林业公安员、林政员、专职护林员“三位一体”的护林机制。“山顶建立望火楼,沟口设立检查站,路边安放宣传牌;山上有人护,山口有人看,路上有人巡。”——一套立体护林防火体系已经形成,200多名护林员常年坚守在山上。

  10月23日16时,崇礼分场五号营林区,69岁的护林员杨占元从南半截沟山上回到营区房,生起炉火,烤着被积雪浸湿的鞋子。当天,他步行15公里上山,花了3个多小时查看牲畜和防火。“发现了几株死树,落叶松……”在杨占元的“护林日志”中,记者看到他当天记录下的情况,包括死树具体位置等。“防火是大事。护林员就盼着下雪,只要不下雪,就得不停地在山上转悠。”杨占元告诉记者,靠着这套严密的护林防火网络,15年来全场没有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谁来种:机制创新调动多方积极性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创造了历史。

  10月23日上午,沽源县莲花滩乡榛子沟村。1米5多的个头,面色黝黑,戴着一顶绒线帽子,57岁的王文花取出几份摁满红手印的合同,讲述起11年前带头包山种树的往事。

  王文花是村党支部书记,1977年高考时以6分之差落榜。2002年,她和其他村民一样,靠饲养牛羊等维持生计。塞北林场的人找到她,希望她在造林上带个头。“种树能行吗?”“承包费从哪里来?”质疑声中,王文花毅然卖掉了8头牛和30只羊,凑钱与村民承包了8000亩荒山,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率先种起了树,成为塞北林场股份制造林的第一人。

  11年的艰辛,植树2.1万亩——榛子沟村变了,曾经水土流失的山体渐渐变了,草长长了,野生动物多了,林下经济成为左邻右舍的“绿色银行”。今年,北京的一位老板想买下这片林地,出价到了800万元。

  “股份制造林是被逼出来。”程文秀说,塞北林场建场时,项目区宜林地大多为农民的放牧区。在这些区域造林,无异于在当地农民口中夺食。开始时,塞北林场务林人逐村开大会,上门做工作,讲造林项目的意义。但是说归说,老百姓放牲畜打起了“游击战”,白天圈养,晚上偷牧。结果是,苗木被践踏,成活率极低。

  “塞北农民也不容易呀!”国家要绿,农民要利,这一矛盾如何解决?塞北林场务林人冲破条框束缚,大胆采用林场投资入股、分厂技术和管理入股、乡镇协调入股、农民土地入股的方式。“1:2:2:5”的四级股份制营造林机制,最大幅度地让利于民,每植两棵树就有一棵归农民所有。

  机制创新走活了一盘棋。“谁承包、谁造林、谁拥有、谁经营、谁受益”,这一非公有制造林模式既解决了用地问题,也极大激发了农民参与植树的积极性。广大农民由“让我禁牧就毁树”变为“我要主动去种树和护树”,仅王文花、宋怀森等大户就承包荒山造林7.6万亩。目前,四级股份制造林面积已达到107万亩,占塞北林场造林总面积的80%以上。

  这是一场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人民战争”。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情况,塞北林场探索出股份制造林、承包造林、合作造林、联合造林、非公有制造林等五种造林模式,吸引了广大群众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投身林业建设。

  这是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之路。14年间,塞北林场工程区内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0倍,年降水量增长45.7%,森林资产总价值达100亿元。与此同时,林区为当地农民提供劳务、苗木等收入2亿多元。

  “宽行距、密株距,中间留下打草地”的林草间作模式,生产出大量天然优质牧草,不仅满足了当地养殖需要,还销售到邻近的蒙牛、伊利等乳业公司,每年为农民增收近亿元。“绿色小康”正一步步向塞北农民走来!(记者郭东  薛惠娟)

 

关键词:塞北林场,农村妇女,张家口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