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全景河北>>社会法制

百年老宅半夜失窃6尊龙首不翼而飞 村民盼早破案

http://www.hebei.com.cn 2013-11-08 08:4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石家庄于底村位于市区西北部,有着数百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古村。已经七旬高龄的村民李金海,家中的老宅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算是古村于底的一个景观。11月6日凌晨,李金海发现老宅屋顶上的6尊龙首突然不翼而飞。龙首每尊高约1米,宽80厘米,一个人根本抬不动,到底是谁偷走了这些龙首?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于底村民闻讯也纷纷呼吁警方尽快破案。

  6尊龙首一夜不见

  李金海今年73岁,和老伴一起居住在这座百年老宅中。据李金海回忆,11月5日晚他吃完饭后,就早早躺下睡觉了。“岁数大了,睡觉比较轻,在半夜一两点的时候听到了几声狗叫,也没有在意。家就在马路边上,还以为是有人路过动静大了,也没起床去查看。谁知早晨起来以后,发现房顶上的6个龙头没了,我一下子就愣住了,”李金海说,“我从记事时起房子上就有这些龙头,谁知道传到我这里以后让我给弄丢了,我心里非常愧疚。”

  记者看到,李金海家的老宅分为东西两个院子,西院已经租出去开了家私人会所,李金海住在东院。虽然儿子分了楼房,多次让他一起过去住,但李金海还是不愿意去。“这处老宅子是我爷爷留下来的,我从小就在这里住,所以必须把老家和老宅子守住,保存好。”

  走进李金海的小院,里面的陈设和木雕保存完好,房檐下所有的木雕装饰,木格雕花的正门、窗户,都是原装的,只是按照原来的颜色重新粉刷了一下。窗户上雕刻着鹿衔灵芝、三羊开泰、花卉盆景、猫偷葡萄,各种吉祥可爱的图案。

  李金海告诉记者,老宅有两个院子,房顶上一共有6尊龙首,每尊龙首大概有1米左右高,80厘米宽,也很重,如果想把这些龙首一个一个地搬下来,一个人肯定是办不到的,至少要三四个人才能抬起来。

  百年老宅身世曲折

  据村民介绍,于底村有座永安桥,是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所建,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而李金海家的老宅也是村里的一个景观,已经有百年历史了。

  李金海告诉记者,这座老宅是他爷爷李立久盖的。当年李家家贫,李立久只身去北京,在一家名为“德义公”的绸缎店里当学徒。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掌柜等人闻风逃离,只有立久留下守门,所幸店面没有遭劫。掌柜回来以后,立久将保存完好的账本、财产悉数交还。掌柜大受感动,为感谢李立久冒死守店,分给他股份,并说:“赚了按股分,赔了算我的。”从此,李立久时来运转。后来掌柜“告老还乡”,立久升任“正掌柜的”,由于经营有方,终于发家致富,在于底老家盖了这栋房子。

  可以说这座老宅是于底村最好的房子。李金海从小住在这里,到他十七八岁时,这里先是当了医院,后来是公社、大队使用。李家只能到处找别人的闲房居住,20年间不知搬过多少回家。“文革”期间,村里曾要没收这房子,许诺从别处分给他5间房,李金海坚决没同意。“退一步讲,哪怕我自己不住,只要这房子能留下来就行。”1979年落实政策,当时39岁的李金海才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

  村民呼吁早日破案

  讲述完老宅的过去,李金海心情更加沉重。“没想到房子传到我这儿,房顶上的龙头都给弄丢了。房顶上装龙头是有含义的,宅子的最顶部是龙头、龙身、龙尾,宅子在“神龙”的下面保佑一家平安,保佑祖祖辈辈的平安,所以我一直都很重视。但是现在龙头丢了,真是一点办法没有,”李金海说,之前文物局曾先后来家里调查过多次,还没有调查结果,老宅也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但这龙头最起码也是老的工艺品,谁知自己还是没有保护好。

  听说李金海家失窃,村民们纷纷赶来慰问。“老李家的房子是个老宅子,很多驴友还有爱好摄影的朋友都来老李家中参观过,老李都热心招待,让爱好者免费参观拍照。也有一些商人和文物爱好者想购买老李的宅子,老李都没有同意。谁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希望警方能尽快破案,将不法分子绳之于法。”

  相关链接

  古村于底

  于底村位于市区西北部,西邻康庄,西北邻岳村,东北邻大马村,东南邻大郭村。该村位于古太平河下游水流漫散处,关于村名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太平河流至此地分为两股向东和东南方漫散,中间淤积成一条土堤,形似鱼,所以取名“鱼堤”,另一说因在淤积地建村,取名“淤堤”,后谐音演变成“于堤”和“于底”。明嘉靖万历年前,“于堤”和“于底”两个名称交替使用,至清代只用“于底”一名。

  于底村原属获鹿县,1955年划入市郊,至1989年以前一直是乡政府驻地。于底历史上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时至今日,村中仍有古桥、寺庙、老树、老宅、大集,是城中村里实实在在“有料”的村庄。(记者刘涛  李保健文/图  

关键词:失窃,龙首,不翼而飞,百年老宅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