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高材生当保安演绎另一种成功
1991年,他是长沙县高考理科状元;1996年,他是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2000年,他是广州外企的高薪白领……现在,他是长沙马王堆陶瓷市场的一名普通保安,他是张晓勇。(11月17日《现代金报》) 清华的保安已经成为青年励志的榜样,鼓舞很多有志的青年,而清华的高材生却成为了保安,这似乎挺让人难以接受的。当年的高考状元,当年的清华大学高材生无论如何该成为“高富帅”,至少也是“多金一族”,似乎怎么也与保安联系不上。的确,按照世俗的成功观来看,清华高材生成为保安,算不得“成功”,也超出公众原有的想象。 清华高材生,如果不放弃白领工作,如果“死”也不回家,也可以依然在家乡人面前“风光”一番,虽然可能暗地里生活艰难,但外表却会是光鲜灿烂的,但回到家里,却只是当了一个保安,就有大材小用的嫌疑。不过,仔细考量,却不难发现张晓勇当个保安也是不错的“幸福”模样。 为了照顾父母,毅然回乡,这份孝心实属难能可贵。在“常回家看看”显得很珍稀的今天,甘愿放弃白领生活回家,这样的做法本身就值得尊敬。其实,对于一个在外面工作不是顺心的人来说,回到家乡,何尝不是一件幸事?既能够照顾父母,还能够降低生活成本,张晓勇在广州未成家,回到家乡结了婚。现在还有一个6岁的孩子,下班之后,享受天伦之乐,难道不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吗? 世俗成功的标准似乎有一个定论,“高富帅”才算是一种成功,而甘心当一个保安,在多数人看来,的确是不够成功的,也是与清华高材生不相配的,问题是,当事人觉得现在的生活挺幸福的,这就足够了。“局外人”虽然看得清,但未必能够感受到“当事人”内心真实的想法。将世俗的成功观强加于一个人身上,不仅未必有效,而且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有人认为张晓勇在家门口当保安,病床前尽孝心是另一种成功。“牺牲一部分事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家庭,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就好。”对于这一种看法,我绝对赞成。不必强求高材生一定要出人投地,不必强求高考状元一定要有社会地位,一定要拥有多少的财产。那只不过是一种世俗的价值考量,对于具体的某一个人来说,或许是毫无意义的。 幸福是什么模样?我们不清楚,也很难描述。但我觉得,张晓勇现在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的模样?诚然,张晓勇本可以成为一个励志标本,可以激励太多的人前进,甚至会成为当年毕业学校的“骄傲”,或许张晓勇的现状会让当年的学校羞于谈起,但这并不重要。一个人,拥有孝心,拥有家庭孩子,能够享受天伦之乐,这难道还不够吗?张晓勇成不了励志标本,却拥有了“幸福”模样。人生莫过如此。 |
关键词:清华高材生,保安,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