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给“普发红包”扣懒政帽子
近日,澳门特首崔世安表示,明年将向永久性居民每人发放9000元。澳门的现金分享计划始于2008年,发放金额逐年递增。中山大学专家表示,这一措施表面上看似公正,实则是对公共资源的不当运用,是一个懒政的做法。(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普发红包”给民众的感觉是:天降福利,见者有份。在很多人看来,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日前,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在发表2014财政年度施政报告时指出,2014年澳门特区将继续实施现金分享计划,建议向永久性居民每人发放9000元,非永久居民5400元,分别较2013财年增加1000元及600元。 这样的消息令人艳羡,艳羡的未必是具体这几千块钱,而是地方财政与民共享的操守。遗憾的是,内地专家又跳出来横挑鼻子竖挑眼,指责其懒政、没有借鉴意义。这样的说辞当然也不能说毫无道理,因为“普发红包”确实是一刀切行为,而且地方也还有更亟待花钱的地方。但问题是,在财力力所能及之时,人均派钱恐怕不是意在效率,而是传递公平的行政理念。 早在2008年1月,时任上汽集团副总经济师的邢普,作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在地方“两会”期间还专门提交了一份正式提案——《建议研究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提案》。结果遭到了一边倒地反对:经济学家称其根本不懂经济;媒体评价“很傻很天真”;老百姓听蒙了,“不是天方夜谭吧”。岂料当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为提振内需,国内多个城市和地区采取了发放消费券的形式,当时的商务部还肯定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 日前,天猫“双11”创造了300多亿元的零售奇迹,一方面固然说明我们的内需潜力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今日的中国消费者对价格依然敏感——说得再直白一点,很多民众深感兜里缺钱。CPI刚刚企稳,而转型传导给就业及民生的压力又不期而至,此时,在能力范围之内以“普发红包”的形式抱团取暖,这恐怕不仅不是懒政,反而具有振奋人心的积极意义。 我们内地可以不做“普发红包”之举,但也不能以酸葡萄的心态抹杀“普发红包”的正当效用。还是别急着给“普发红包”扣上懒政帽子吧,毕竟,澳门地区“普发红包”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鞋子合不合脚,难道还有比脚更清楚的? -邓海建 |
关键词:发红包,懒政,澳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