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绿色崛起正当时
曹妃甸北控阿科凌5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使用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反渗透装置,其能量回收效率可达到98.5%以上,生产的淡化水直接进入曹妃甸市政管网使用。本报记者田瑞夫摄 4月中旬,沐浴着春天的海风,唐山市曹妃甸区绿意渐浓,泛着嫩黄的冬青、冒出绿芽的柳树,彰显出一派生机。 走进曹妃甸,了解曹妃甸,才发现,这里不仅有映入眼帘的绿意,在看不见的地方,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基调的循环经济链条,正在为曹妃甸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让这里活力无限。 企业内部小循环—— 把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废物吃干榨净,循环发展让企业“没有没用的东西” 在首钢京唐钢铁公司,记者深深感受到循环发展的魅力。 在这里,各条生产线衔接紧密。物料通过皮带传送,最大限度地减少工序间的损失。炼铁和炼钢之间采用世界领先的“一罐到底”技术,以减少热损失。采用干熄焦技术,把焦化产生的余热全部转化为电能,企业自发电率达到98%。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余气则根据后道工序不同要求,进行优化配置利用。 “依托曹妃甸的深水大港优势,整个企业的流程布局非常顺畅,最大限度减少了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得到国际上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同。”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副总经理杨春政介绍,按照循环经济理念,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建设之初,就进行了70亿元的环保投资。其中,高炉干法除尘技术在世界上5000立方米以上大型高炉中第一次采用,煤气中粉尘的含量降至2-3毫克/立方米,是湿法除尘的十分之一。 走进第一热轧分厂,尽管隔着厚厚的钢化玻璃墙,一股热浪还是扑面而来。超过1000℃的火红钢板,在长长的辊道上被冷却。冷却的高压水,一半以上来自海水淡化水。杨春政介绍,公司四套海水淡化装置日产淡水5万吨,可以满足整个钢厂50%以上的淡水需求,成为国内稳定运行的最大海水淡化装置。 从北京搬迁到曹妃甸,首钢京唐钢铁实现了“蝶变”,由主要生产长材钢转变为生产高附加值的板材钢。这里生产的家电板材供应给了海尔、美的、格力等大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3%,排第一位。汽车结构钢中的车轮钢,目前市场占有率也占据第一位。x90、x100等更高级别的管线钢,在国内率先开发,已经获得中石油管材所认证。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不仅是绿色发展的典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也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曹妃甸区副区长、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贵宝说。 不仅仅是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在曹妃甸的重化工业企业中,循环经济的“身影”随处可见。 作为化工行业翘楚的三友化工,循环生产涵盖了主辅业大大小小16个生产单位,集团所有装置产生的液体、固体废物都被有效利用。 建立企业内部小循环,把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废物吃干榨净,循环发展让企业“没有没用的东西”。 企业之间中循环—— 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建设步伐加快,打造新型工业化模式,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更高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不同企业之间的循环链条,正在曹妃甸不断拉长。 站在北控阿科凌曹妃甸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院内,向西望去,码头上的门座式起重机非常清晰。“向西走1.4公里就是大海,水泵吸取负9米地方的海水,再经过淡化处理,水质很好。”该公司运营负责人周海燕介绍,阿科凌项目是曹妃甸海水淡化的中试项目,目前每天运行一套设备,淡水产量为1吨。海水经过复杂的过滤系统,46%变成淡水,其余54%成为浓盐水。 这些淡水通过管道流进一路之隔的华润电力有限公司一期,用作发电冷却水;浓盐水则成了新岛化工的生产原料,用以提炼溴、钾等化工产品。 |
关键词:曹妃甸,绿色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