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赣州市农村安全饮水改造工程 清水甘甜幸福来
中国经济网赣州5月7日讯(陈迪炜 徐金侦报道)水是生命之源。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赣州市农村普通群众面临的最直接、最实际、最关心的生活问题,能否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赣州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两年,赣州市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机遇,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当做让群众既得实惠又称心满意的“民心工程”来抓,从规划、设计、建设到管理,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策划和悉心运作,广大农民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两年过去了,如今的赣南大地一股股清澈甘甜之水犹如一股股暖流流进了千万户农民家,流进了农民的心田。 224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终得解决。不少农民鞭炮齐贺、摆宴还“礼”,对政府心存感激,对生活充满信心。 农饮工程,让自来水通到农民家门口 水龙头一拧,清澈的自来水便哗哗地流出来……近日,在宁都县固厚乡东排村村民陈木秀家中,记者看到自来水水管装到家门口,通进了厨房。“如今,我们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不仅更方便,水质也改善了。”陈木秀笑着说道。 据村民介绍,以前东排村小组没有装自来水,平时用水得到很远的山上挑山泉水饮用,极不方便又不安全。特别是下雨天,如果没有及时储存到山泉水,就得用桶来装雨水喝。因此,喝上安全方便的自来水成了村民最大的愿望。 东排村民喜享“幸福水”,这是赣州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一个缩影。据市水利局干部介绍,《若干意见》出台以来,赣州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改造工程,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两年累计争取投资29.24亿元,比我市“十一五”期间争取上级投入17.44亿元增长68%。同时,我市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依据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总体规划,调整工作思路,加快建设步伐,打破常规、解放思想,调整布局,突出重点,既注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农村自来水规划相衔接,又立足见效快,解决目前仍处于饮水不安全状况下农村居民和农村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讲求新一轮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可行性。 瑞金市泽覃乡是当年为纪念毛泽覃烈士而取名的乡镇,近年来,借助独特的地理优势,泽覃乡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而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及工业垃圾的无序排放,泽覃乡光辉村、明星村的地下水、地表水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由于村民长期饮用了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明井水,导致村民发病率居高不下。据统计,2004年以来,该片区患有尿毒症的有5人,风湿性心脏病的有12人、癌症的有7人、结石病的有10人,因病死亡累计49人。因水致病,因病致贫在该村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为让泽覃乡光辉村、明星村更多的村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在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12年8月1日,中央下达农村饮水安全投资30.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4.24万元,解决两村606名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于2012年11月开工,2013年4月13日正式通水投入使用。当看到日思夜盼、清冽洁净的自来水喷涌而出时,村民脸上无不绽开舒心的笑容,纷纷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爱。 在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中,赣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进入提质、提速、提效的新发展时期,两年共争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8.97亿元,其中,中央6.86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15处,解决农村22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约等于过去7年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总数。 多措并举,确保农民喝上“放心水” “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个挑水心里发愁,十里路上吃水贵如油……”这是全南县龙源坝镇坪山村双坑流传的一首歌谣。这首歌谣真实反映了双坑农民吃水难的状况。龙源坝镇坪山村双坑村包括双老、双新和双下三个村小组,共有农户81户376人,耕地面积502亩,村里没有任何产业,村民的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水稻种植和年轻人的打工收入,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农民饮用的水是山脚下浅坑里积蓄到的山泉水,靠人力挑回家,雨天喝浑水,旱天没水喝。2012年8月1日,中央下达农村饮水安全投资72.55万元,新建龙源坝镇坪山村双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双坑376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于2012年年底建成,现在双坑村的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喝到健康安全的饮用水,当地群众说起他们饮水状况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为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进度,赣州市紧紧围绕项目各阶段工作时间节点要求,加大督导调度力度,建立分片联系制度,设置周报台账,实行每周一调度每月通报制度,加强质量进度巡查与现场督导,尤其是对进度严重滞后的项目,采取挂牌督办、全市通报、重点帮扶、惩罚后进等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对每个改水项目的水源地实地取样,针对水样的指色度、pH值、硬度等方面进行检测,若发现水样不合格则要求另择水源地,确保水源绝对安全。同时,对每个建好后的水源地、蓄水池及管网末梢进行定期采样检测,建立监测数据信息系统、报告制度,随时监测自来水的安全。“每个季度,有关工作人员都会来抽取水样,现在的水质我们放心。”双坑农民告诉记者。 科学管理,让水长流续新篇 “要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为一项民心工程、满意工程,就要从质量上、管理上下工夫,使自来水‘建得起、管得好、用得久’。”赣州市水利局干部如是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一直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近年来,赣州市积极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建立和健全供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明晰管理主体和产权,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了水价,制定了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如:会昌县通过引进专业企业入驻的方式,学习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并把全县19个乡(镇)划分两片,推行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即将百里湘江的9个乡(镇)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交由江西省水利投资公司负责;剩余10个乡(镇)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划归县村镇供水管理总站所有,实行委托承包经营的模式进行运行管理,县村镇供水管理总站从承包经营者收取的水费中提取大修费和管理费,用于全县农饮工程大修统筹基金,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成立民间供水协会,共同来管理,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近日,记者走进石城县高田镇湖坑村张家排采访,据村民黄大爷介绍,自来水管安装完后,村里就成立了自来水供水协会,协会成员由村里有声望、有责任心的人担任,负责日常自来水管道的管理、水池的清理、水源地的保护等。记者在石城县各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了解到,该县在每个饮水点都组织村民成立了供水协会,专门负责饮水后期管理工作,制定了健全的养水、护水、用水、节水制度,定期开展管理员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
关键词:赣州,农村,安全饮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