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出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
四、知行合一,建好用好活动载体 (十四)全面推进“中国梦·赶考行”宣传教育活动。突出“梦在心中·路在脚下”活动主题,围绕“理想、奋斗、实干、创新”思想内涵,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报国为民、实干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精神,开展“梦成于道”、“梦成于能”、“梦成于干”、“梦成于德”宣传,组织百姓故事汇、典型报告会、形势政策报告会、公益广告展播、主题文艺创作等活动,开展“中国梦·绿色行”、“中国梦·学子行”、“中国梦·劳动美”、“中国梦·巾帼行”等分众化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好坚定方向的政治课题、赢得民心的历史课题、改革创新的时代课题、艰苦奋斗的永恒课题,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每年组织“3·23赶考日”系列纪念活动。 (十五)深化拓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大兴“互助、诚信、敬业、勤俭、孝敬”之风,制定《“善行河北”活动考核实施办法》。完善省市县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体系。在农村全面建立《功德录》,在城市社区建立《好人档案》。成立由基层群众、人大代表等组成的活动督导团。推动各行业和窗口单位继续深入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聚焦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的主要问题和丑恶现象,大力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组织道德模范基层巡讲、道德模范故事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村镇、进军营。建设“好人公园”。设立道德模范标识,宣传道德模范事迹。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组织公民道德宣传日、道德论坛、道德讲堂、道德修身、“天天讲道德故事”、“日行一善”、“善美青春·多彩人生”等活动,加强人们的日常道德修养。举办“善行河北”论坛,隆重表彰“时代楷模”。 (十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以城乡社区为重点,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爱心代理妈妈”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建立河北省志愿服务活动网络支持平台。成立河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完善志愿者注册、培训、管理机制,搭建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对接平台,建立健全志愿者星级评定和嘉许制度。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加强志愿服务相关立法,推动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出一批学雷锋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 (十七)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丰富完善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的形式内容,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开展礼节礼仪教育,使之成为宣示和培育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在学校开学、学生毕业时举行庄重简朴的典礼。研究制定我省“成人礼”礼仪规范,每年在各地集中举办“成人礼”。完善重大灾难哀悼纪念礼仪办法,规范悼念活动的组织、地点和形式。完善旅游景点游客不文明言行约束和监督办法,在全省机场、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员聚集场所,摆放悬挂文明旅游内容的提示牌和公益广告,免费发放《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资料,提升公民在境内外旅游时的文明素质。广泛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宣传教育。 (十八)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利用河北本土传统历史文化的优秀遗产为核心价值观服务。传承保护和涵育培养文化生态,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礼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宣传普及活动,举办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开展“中华好家风”等活动。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种社会规范的制定之中,推动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勤俭孝敬的道德风尚。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培育和形成新民俗。 |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