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跨不过“两小时” 怎能实现中国梦

http://www.hebei.com.cn 2013-01-25 08:2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这两天,一段只有9分40秒的视频《两个小时的距离》,获得了很高的点击和如潮的好评。片中以春运的困局为引,感叹农村被发展所遗忘,感叹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之大,更感叹农民跨越差距之难———从农村到城市也许只有短短两小时的路途,但对于多数农民来说,跨越这“两小时”也即真正融入到城市的生活,可能需要“两代人的时间”。

  客观说,从春运之难导向城乡差距之大,逻辑上略嫌跳跃了些,而以“两小时”为城乡差距作比喻,概念上也不太精准;但是,这段视频所提出的问题和思考,却是那么的真切。实际上,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城乡之间差距的“两小时”,许多农民工家庭用“两代人的时间”可能都是走不完的,甚至还会越走下去反倒差得越多、距离越远。是啊,种种樊篱之下,分配不公之下,扎根城市注定是多数农民工难以企及的梦———甚至可能连梦都不再有了。

  生活在这里,却无法属于这里,这应该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之一了。既然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便难以摆脱“边缘群体”的定位。对于这种现象,虽已习以为常,细想却很奇异,且更值得忧虑———据悉,2011年,进城农民工便已达2.5亿以上,如此庞大的群体处于社会的边缘化位置,都与其所工作生活的城市存在疏离感,这与和谐发展、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一定是相悖离的。

  表面上看,由于农民工劳动力的廉价,城市建设和发展节约了成本,提升了速度;但是如果继续如此“发展”下去,则各种负能量势必越积越多,明显的不公平会诱发很多的社会问题。因此从根本上看,农民工难以跨越城乡之间的“两小时”,并不只是关乎他们自己;他们的命运和城市以及整个社会的繁荣也都是息息相关的。

  城乡之间的“两小时”难以跨越,根源在于某些制度的无力,乃至有意无意地阻隔,使得农民工群体的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比如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平等教育等权利。例如北京市1995年曾颁布过一个《外地来京人员务工管理规定》,其中赫然写道:“本市使用外地人员的行业、工种,由市劳动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市劳动需求状况,以本市城乡劳动力不能满足用工需要为原则确定,并予以公布。”由此,北京市竟有100多个工种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当然,由于太过离谱,反对者众,此《规定》已被废止。

  但是,几个离谱的文件制度容易废止,某些城市管理者对农民工根深蒂固的歧视却仍然难以清除。到现在,外地务工人员子女想在北京等大城市升学,仍被限定为只能升入职业学校。

  跨不过“两小时”,怎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怎能少了多达2.5亿的庞大群体?所以,城乡之间“两小时”的差距,也许更可理解为当前某些城市发展模式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两个小时的距离,春运,两小时,中国梦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