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承德市委、市政府依托避暑山庄等世界文化遗产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努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区建设,提高文化产业承载力;创新营销模式,加快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后来居上”文化产业科学发展之路。 文化产业引领经济结构优化 承德市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承德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共承德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等文件,科学筹划、部署,全力推动文化走上产业化、实体化,从根本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加快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步伐,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进而实现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用文化产业开发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以承德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为基础,坚持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并重、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全市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大市、文化发展强市新跨越。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50亿元左右,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7.5%,从而形成具有承德特色的支柱产业、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构建文化提升经济、经济支撑文化、文化经济相融互动的发展格局。 文化产业项目和园区建设步伐加大。积极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聚集,深入开展“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避暑文化产业园、承德影视城、承德风情园、田园牧歌文化休闲产业园等34个在建和新建10亿元以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园区建设,完成投资365亿元。同时重点谋划一批亿元以上的新文化产业项目,加快项目实施、项目招商、项目建设、项目运营,形成重大项目策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并力争竣工一批、投产一批、运营一批的良性格局。到2015年,全市将建成规模文化产业项目100个,投资规模力争达到1500亿元,每个县区力争建成1-2个规模文化产业聚集区,10个以上规模文化产业项目,在全市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园区为平台、以政策为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打造优势文化产业品牌。举办中国·承德国际旅游文化节、中国·承德避暑文化节、中国·承德国际摄影艺术大展、土豆映像节、河北“山庄中秋·燕赵情韵”文艺晚会、中国承德满族文化艺术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推进大型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大型风情歌舞诗《帝苑梦华》两台大戏艺术改造,实现演艺质量提档升级。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用“承德精神”引领市民文明素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弘扬“承传文明·德行天下”承德精神为统领,引导全市人民树立起创新创业、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崇德向善的承德人文形象。大兴诚信之风,塑造“诚信承德”形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社会氛围。大兴友善之风,塑造“微笑承德”形象。文明礼貌,热情待客,尊老爱幼,积善立德。大兴互助之风,塑造“积善承德”形象。弘扬雷锋精神,拓展志愿服务,扶危济困,助人为乐,以良好的文明素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紧密融合。通过演艺、文博会展等多种创新载体,使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碎的文化系统化,高雅的文化通俗化,精英的文化大众化。同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加大创意力度,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重点谋划建设承德风情园、承德印刷复制产业园、承德热河百艺坊。并完善文化功能区,重点建设一批高档文化娱乐经营场所,如皇家永乐歌城等,为承德市文化旅游增添亮点。文化与经济双向驱动推进了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的融合,让经济利用文化力量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让文化借助经济因素繁荣发展。 吸引资本注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吸引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向重点文化产业领域转移。协调“文企银”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文企银”信息共享机制、评审推荐机制、诚信共建机制和全面合作机制,实现金融与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8家文化企业已与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涉及文化产业项目14个,贷款额度7亿多元。为文化企业搭建融资平台,积极组织优秀文化企业参加国家重点文博会,扩大融资渠道。 强化龙头示范作用,目前,承德鼎盛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已被评为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全省文化产业“三个十”评选中,平泉县被评为文化产业“十强县”、“21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十大文化产业集聚区、承德展演基地被评为十大文化产业项目。承德市龙腾艺术馆、紫塞明珠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平泉辽河源契丹文化产业群、承德金枋传统艺术开发有限公司、兴隆千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被评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
关键词:文化产业,承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