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临时小夫妻问题 须防政策红娘
现在这个年代也不像以前,一个女人可以抱着一个贞洁牌坊过一辈子。现在因为长久的分居,导致了建立在不影响夫妻关系的情况下,组建了打工潮下的临时小夫妻。也许很多人听了很意外,但是在我身边,在我这个群体非常地常见。(3月10日,央视) 自称是“洗脚妹”的人大代表刘丽在答记者问的时候,以20年的切身体会,不仅道出了“干着工人的活、过着流浪者的生活”的农民工的尴尬身份认同问题,更是揭示了“因长久分居,而组建临时小夫妻”的农民工“婚外情”的无奈行为。 自从“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大量的农民工南下,或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精彩”,或是为了“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或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由此拉开了农民工进称打工的序幕。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工厂机器轰鸣。可以说,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这“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观念的变迁,新生代的农民工,除了有经济上面的满足之外,更有精神上的要求。这种精神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样化,如希望能在工作的城市“扎根”,有自己的一个“窝”。或者使自己的小孩在工作城市“平等的享受教育”,或者在工作的城市“老有所养”,能安度晚年。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多数人农民工都是“我把青春献给了你(城市),你把问题甩给我”,正如“临时小夫妻”现象的大量涌现。 除了刘丽认为“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标准”过高是导致“临时小夫妻”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外,笔者认为,“临时小夫妻”的牵手红娘,归根结底是部分政策使然,即“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所导致的。诚然,相比以前,很多城市在保障农民工方面确实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但很多城市只是停留在“迎合上面精神”要求层面,多是为其画了或明或暗的条条框框。 如何从根本上铲除政策上的人为因素,使相关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政策真正的“发力”呢?城市的各级政府,只有把农民工切实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当中,只有切实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有切实解决农民工“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只有不带着户籍、身份的“有色眼睛”,人为的设置政策上的“歧视”,方能使政策的“红娘”没有牵线搭桥的机会。 |
关键词:临时小夫妻,打工潮,婚外情,分居,住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