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北:开发保护两手抓[图]
近年来,张家口市在加大城市建设进程中,环境美化工程同步推进。图为白云、高楼相映的张家口市区一景。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环境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更是引发了与会者的热议。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建设“美丽河北”的目标。“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都是大自然敲响的警钟,生活在其中的我们谁也逃脱不掉。”出席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表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不能走,经济发展得再好,终究是为了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绝不能本末倒置。 转型发展,寻求生态型增长 全国人大代表、省环保厅党组书记陈国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环保的严峻形势,我们应该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陈国鹰代表认为,建设“美丽河北”的第一步,需要牢固确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分析当前包括我省在内的华北地区污染源的构成,不少代表委员认为与产业结构偏重、资源消耗量大有很重要的关系。“转型,已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全国政协委员、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谈到,欧洲曾花了近百年时间治理环境污染,美国也在前人基础上花了三四十年,我们要创新发展理念,不能走他们的老路,“河北要迈向生态宜居,还得从产业结构调整着手”。 在他看来,经济增长必须是生态环境能承载的、可持续的。“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合理布局,更重要的是要淘汰落后和高污染的产能,构建消耗低、污染小、可持续的产业生态群。”保护必须与开发并重。“以强有力的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应实施一批生态保护工程。”全国政协委员、张家口市副市长杨玉成建议,加强绿色屏障和绿色廊道建设,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提高生态防护能力。“尤其需要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缓解生态建设任务重的区域的经济压力。” 绿色科技,将污染降至最小 “高水平的科技支撑高标准的环保。”全国人大代表、汇福粮油董事长石克荣认为这方面的科技研发还不够。他表示,建设“美丽河北”,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效益,不可回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将是未来趋势,关键是科技要跟上。” 据了解,河北的燃煤量高于京津。“在一些发达国家,清洁能源使用率达30%。”石克荣说,我国有广泛的再生能源可利用,如变废为能、变风为能、变光为能等,“但所有这些都需要科技创新作支撑,才能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与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结合。” 王海波委员认为,必须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技术,指导科学种田、引领农村的建设与管理。“要防虫于无虫、治病于未病,用‘前移式植保’大大减少农药等化学品的投放量。要大力推进农村的环境整治和检查督导工作。”“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是,由于技术革新成本高,出于眼前利益,企业难有动力。”全国人大代表、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现国建议,加大环保与生态保护方面的科技创新,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保问题的技术瓶颈。 形成合力,构建宜居环境 碧水蓝天,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人们要树立新的环保观念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全国人大代表、邯郸市城管局垃圾管理处环卫工人闫光华表示,应当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努力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体公民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要通过完善企业、社会和政府共同推进的机制,降低全社会环境管理的成本。”全国人大代表、永年县界河店乡杜刘固村委会主任杜庆申说:“政府要加强投入、加强立法,公民要参与,企业要担当起社会责任,媒体要加强监督。” 我国政府官员考核体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许多地方政府主动将生态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杨玉成委员认为,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可加大生态建设的权重,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重视生态的意识。“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市场调节手段,用经济杠杆解决环境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邯郸市阳光百货集团总经理韩玉臣建议,利用税收杠杆,让那些污染行业、资源浪费企业无利可赚,从而被市场淘汰。 |
关键词:美丽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