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区 需要坚强
【震区,需要坚强】 雅安一震,燕客流泪。从禽流感给这个春天蒙上阴影,到雅安大地震,灾难总是给我们带来深重的苦难。 但是,苦难面前,我们必须学会坚强。 地震中那些“微镜头”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坚强。儿子被埋在预制板中,母亲使出全部力气,独自将两百多斤的楼板挪开,救出儿子,母亲说:她也不知道怎么那么有力量;芦山县医院内,儿子抱着父亲等待手术,没座位,儿子足足抱了一小时,说不累;地震发生,12岁的姐姐扑向两岁的弟弟,姐姐砸成重伤,弟弟得救了…… 不用申明大义,灾难从来都是最能够感召人性的。人性的光芒迸发,坚强的力量就会喷涌。 日常生活中,一位母亲恐怕搬不动两百斤的楼板,儿子也抱不动父亲一小时。如今,这些都变成了灾区百姓应对危难的现实。他们“不知道怎么那么有力量”,他们“不累”,他们无惧危险把别人推出险地……他们在向灾区的人们传递坚强的力量,在向灾区外的我们传递坚强的力量。 燕客认为,每一次灾难中的人性光芒,都是一份触动心灵的教材,教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坚强。面对灾难,唯有坚强。 【震区,需要体贴】 地震发生,全国关切。官方呼吁不要随意拨打四川电话,尽量把通信资源留给救灾。四川交通部门下令,除救援外所有车辆禁入灾区。四川省政府表示,不倡导个人自行前往灾区救援救助。多家救援组织倡议,无经验者不宜赴灾区,建议过了应急期重建的时候去帮忙…… 震区,需要体贴;抗震救灾,需要体贴。经历了太多灾难和救灾,我们应该积累了一定的常识和经验。不要在突发的灾难面前惊慌失措,冒冒失失奔赴灾区;不要让感性冲昏理性,占用有限而珍贵的救命资源。公众不能吝惜自己的爱心,但要克制自己的激情与冲动。如果每个人都想用自己的行为方式,表达对灾区的关切和帮助,同胞之情、互助之心虽可理解,但往往就会使抗震救灾变得无序。 燕客看到这样一条“微新闻”———芦山当地群众自发向救援车辆送食物和饮用水。不是呼啦啦涌向震区,而是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将个体的力量自发汇聚到有序的救援通道上,这才是理性的抗震救灾。 体贴灾区的话,会知道畅通救灾“生命线”才是目前灾区最需要的资源。 【震区,终会重生】 燕客不知道她的名字———震区中一位头上裹着厚厚纱布,穿着粉红色的外套,连衣帽上沾满血污的小女孩一直在微笑,她告诉从身边急匆匆赶赴救灾现场的人们:“叔叔,我没事,我不哭,我很坚强的。” 据说,这个微笑的小女孩让近3万余名网友为之赞美,有网友写道:“你一笑便是整个沧海,美了这个人间”。 由这位微笑女孩,燕客想到了汶川大地震中的“敬礼娃娃”和“可乐男孩”。他们让人心酸带泪,却传递着一种感人的力量;他们用不同的表情,向救援者表达着信任、鼓励和感激,也宣示了自强不息的内在能量。家园虽破,山河尚在。有微笑面对苦难的坚强小女孩,就有了灾后重生的最大资本。 摧残生灵的灾难阻挡不住人类重建的步伐。灾情传来,各地消防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民间救援组织已奔赴灾区,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各路救援物资驰援雅安,电视台“禁娱”民众心系灾区……雅安终会重生。 强震不倒,雅安坚强。红烛祈福,雅安重生。(本期主笔燕农) |
关键词:地震,坚强,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