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张家口>>张家口

塞外干部培训基地:亦军亦农顿顿蔬菜不见肉

http://www.hebei.com.cn 2013-04-25 17:06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图为在一条深沟里,一株株小树苗正在成长,一棵棵杏树正在含苞待放。顺沟眺望,20多个半地下日光温室依次排开。刘洋 摄

  图为大学生村官马丽丽在完成空中断桥项目的训练。空中断桥高12米,中间有1.2米长的断区。要想在12米高空跃过去,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刘洋 摄

  河北省万全县杏花沟,原本是该县高庙堡乡的一条荒郊野沟。自从张家口市党员干部培训学院2008年在这里设立基地后,这里一天一个变化:瓜果香浓,喊声阵阵,学员们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杏花沟。4月24日,中新网记者进行了探访。

  据张家口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迁介绍,张家口市党员干部培训学院共有两处,一处在市内,一处选在杏花沟,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实践基地。他说,基地坚持“党校标准,农校特色,军校管理”的培训理念,目的是让更多的党员干部接地气,重实践,更好地为基层服务。

  在农业科技园区内,记者看到,在一条深沟里,一株株小树苗正在成长,一棵棵杏树正在含苞待放。顺沟眺望,20多个半地下日光温室依次排开。据了解,温室里面全部种植了黄瓜、西红柿、茄子和绿叶菜等。

  张家口市党员干部培训学院院长闫忠生介绍说,这些大棚每个占地约为一亩三分,它的一面用黄土夯实,起到白天吸收阳光温度,夜间回温的效果。即便在冬季,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6℃,棚内温度也可高达零上4℃。棚内蔬菜几乎达到零农药,用膜下灌溉、喷洒叶面肥料等促进蔬菜生长。他说,每个大棚年收入能达到四五万元。

  闫忠生认为,杏花沟能有今天的变化,都是来这里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干出来的。这种示范作用,就是要让每一个学员明白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是穷山沟也能变成金沟沟。

  在成人体验式培训基地,记者仿佛走进了一个军事训练基地:高空行走、徒手攀岩等,还有一个个不知名的项目矗立。张迁说,这些项目一方面提升执行力,教育基层干部戒掉“骄、奢、懒、散”现象;另一方面用“劳其体肤”的锻炼方式,磨练基层干部、党员的心智,敢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难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22名大学生村官正分成两组在这里集训。他们一支队叫“勇士队”,另一支叫“利剑队”,两支队伍高喊口号,互不服输。

  25岁的马丽丽来自河北崇礼县,她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11月成为崇礼县青山营乡一名基层工作者。她告诉记者,来这里集训特别辛苦,刚才她完成了空中断桥项目的训练,现在腿还不停地发抖。她说,刚上去,真害怕,但在其队友鼓励声下,在空中犹豫了几秒钟后,她勇敢地向断桥另一段迈出步伐。

  记者观察发现,空中断桥高12米,中间有1.2米长的断区。要想在12米高空跃过去,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马丽丽说:“虽然只是一小步,心里很害怕,但还是告诉自己要跨过去。空中一小步,心理成长一大步。这样的训练让人能更加坚强。”

  培训基地的培训师张春兵对记者说,基地从去年到现在,已经培训了30多批基层干部、党员、学生团体,上千人到这里接受了体能心理训练。他认为,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团队沟通;更有助于让学员发现自己,超越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勇敢和坚强地面对各种苦难,是延安革命精神的体现。

  张迁向记者介绍说,来这里参加培训的学员,住的是窑洞,吃的是红米饭、南瓜粥,顿顿是蔬菜不见肉,目的就是让学员忆苦思甜,发扬艰苦朴素、奋发向上的延安精神。

  张迁表示,这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一处党员干部野外集训基地。随着基地的建设和功能的完善,不仅为本地培养了人才,也吸引了周边地区一些党政企业单位到这里参观。去年,先后有家乐福公司和北京阜外医院组织员工到这里接受培训教育。张迁认为,一说到党员干部的培训,就有人感觉是虚的。基地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不光是理论,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关键词:干部培训,蔬菜,张家口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赵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