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注水“就业率”还要到几时

http://www.hebei.com.cn 2013-06-10 09:0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又是毕业季,又是就业季。毕业生“被就业”,免不了又成了新闻主题。报载,为了让学校的就业率“好看一点儿”,一些学生被迫以几百到上千元不等的代价,与皮包公司签订假就业协议。但“成功就业”之后,学生还要继续找工作。

  这就是传说中的“被就业”。近年来,几乎每年的大学生毕业求职都或多或少存在“假就业”现象。只不过,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创纪录的699万,加之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招聘岗位却比往年有所减少,一增一减令应届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格外突出,因此有“史上最难就业季”之称。据报道,截至5月初,广东省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仅有五成多;其他省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确是客观事实,在此背景下往年同样存在的“被就业”现象恐有恶化趋势。

  或正因如此,对毕业生“被就业”现象更要高度重视并予以坚决遏制,尤其是个别高校以不得参加论文答辩、不发毕业证书等手段相要挟,变相强迫学生搞“真签约、假就业”,必须予以严厉查处。事实上,相关高校以不能毕业等手段强迫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是严重违反教育部规定的。教育部日前重申“四不准”规定: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然而必须看到,高校“假就业”只是表象,而不是问题的根源和全部。高校之所以一味追求高就业率,以致不惜造假,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教育部2003年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低增幅”。不仅如此,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更是规定高校的招生计划要与毕业生就业状况适度硬性挂钩。“对连续2年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固然,出台这样的规定,初衷是为了促进就业,但对于高校而言,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低关系到学校扩招、专业设置乃至经费划拨等实际利益,由此,学校在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上做点手脚又有什么奇怪呢。当然,给毕业生就业率注水的动机并不止于此。

  毕业生注水的就业率、签约率,不但违反相关规定,也让就业统计数据失真、失去参考价值,同时校方的做法也形同公然弄虚作假——这“最后一课”对学生的影响也实在算不上是“正能量”。对此若熟视无睹,只能是对高等教育的讽刺和亵渎。(默客)

关键词:注水,就业率,毕业生,教育部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孙晓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