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敌畏”何以能染指“食物链”?
佛山市三水区渔民用死鱼做鱼干,以工业盐腌制,并添加敌敌畏、敌百虫等农药驱赶苍蝇。随后,三水展开专项行动,将两名嫌疑人的鱼干抽检。昨日,三水区市场监管局称,送检的鱼干样本中检出敌敌畏、敌百虫成分。(《南方都市报》6月25日) 要把“死马当活马医”,当然要有绝活,“用死鱼做鱼干”,同样是没有金刚钻,揽不了这瓷器活。事实上,既要把死鱼做得卖相好,又要让食客品不出异味,把“死鱼当活鱼做”,当然绝非易事。至于,敌敌畏、敌百虫纷纷成了鱼干的佐料,没准也是人家多年来的经验积累与创意。 而事实上,类似的食品添毒事件,还不能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再到硫磺漂白,食品“添毒”工艺几乎无所不在、更大行其道。“敌敌畏鱼干”不过是人家又一次开疆拓土、小试身手罢了。 某种程度上,“敌敌畏鱼干”的制造者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增加这样一道繁冗的工序,“敌敌畏鱼干”之所以能够公然上市,其背后的经济利益,显然才是最大的推手。不难设想,敌敌畏鱼干的制造者显然不会不知道这一农药对于健康的严重危害,相关的销售链条也绝不可能对这一潜规则毫不知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敌敌畏鱼干”潜规则的大行其道,其实不只是个人道德甚或奸商二字便能概括的,而更多暴露出整体商业伦理的失范。 当然,好的商业伦理,其实并不会自发形成,而同样需要有促其生长的土壤。这就离不开必要的外部监督与严格的司法监管。不难设想,假如市场监管能够疏而不漏,“敌敌畏鱼干”难以蒙混过关,逃出法眼,相关链条上的从业者不仅要面临巨大的风险,代价也要远高于收益的话,“敌敌畏鱼干”本不该如此大张旗鼓,攻城掠地。 无论如何,当敌敌畏这一剧毒农药,居然也可以如此堂而皇之的染指人们的食物链,如何为食物链“排毒”,恐怕绝不仅仅是掩鼻作呕便能获得免疫呢。 |
关键词:敌敌畏,鱼干,食物链,渔民,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