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廊坊>>廊坊

廊坊看“云”——— 创新驱动新探索(一)

http://www.hebei.com.cn 2013-06-28 08:2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6月17日,润泽国际信息港机房内,技术人员正在对设备安装情况进行记录。作为廊坊开发区云存储数据中心产业园的龙头项目,润泽国际将与IBM、惠普等全球数据巨头携手,打造亚洲最大的云存储中心。高振永摄

  廊坊的“云”不是飘在天上,而是以一栋栋建筑模组、一间间数据机房、一台台服务器机柜的形式坚实地立在地上。

  花园式的厂区里,听不见机器轰鸣,一排排服务器彩灯频闪,为远在大洋彼岸的某国际知名企业提供云存储服务。“项目全部建成后,15亩土地,60多名员工,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缴纳税金1944万元。”6月6日,在三河市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项目投资方北京光环新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焰,指着先期投入运行的数据机房对记者说。

  近年来,廊坊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以大规模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存储产业风起云涌。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中国联通华北(廊坊)基地项目、爱普数据全球研发中心、廊坊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纷纷落地。

  云存储、云计算、云呼叫,企业云、公务云、公众云……在廊坊采访期间,几乎每个采访对象都能驾轻就熟地说出这样的“高级词儿”,他们有的是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经理人员,有的是园区招商人员和机关干部,还有市长。

  “云涌”的背后是“风起”。令人耳目一新的产业如此密集地云集廊坊,风从哪里吹来的呢?

  廊坊为什么看重“云”

  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98亿元的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6月9日,记者在机房区看到,IBM、惠普等知名企业项目现场技术人员头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在各个通道之间穿梭忙碌。一座基于云存储技术的数据中心产业园区即将投入运营,这里将成为中国顶级云存储基地和国内规模最大的信息存储中心。

  润泽项目的“邻居”是一个大工地,投资133亿元的中国联通华北(廊坊)基地项目正在拔地而起。现场项目经理孙路指着示意图上A—1和A—2两栋建筑对记者说,一期工程今年9月底将竣工。投入运营后,这里将提供云存储机架4万余个,呼叫中心坐席7000余个,成为中国联通在华北最大的综合信息服务基地。

  此外,中国人保云存储项目计划投资80亿元,已经完成备案,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前期准备……

  产业发展的路径千万条,廊坊人为什么偏偏瞄准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云”?

  “做好环首都这篇文章,一定要瞄准高端产业,延长廊坊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廊坊市市长冯韶慧说。

  “大力培育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要求我们必须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指着办公室里的地图,冯韶慧告诉记者,“总部在左,廊坊在右。”北京云集了大量的集团总部,廊坊市紧紧把握现代科技前沿,抓住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为发展总部经济搭建一个云存储数据平台。这样,不仅仅能够更好地围绕总部经济发展自己,更能够打造一个支撑廊坊未来发展的优质产业。如今,很多中央部委、央企已经不再投资自建数据处理中心,而是把大数据存储、处理等业务,外包给廊坊的“云”。

  发展以云存储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廊坊市审视自身发展形势后的转型升级之举。

  以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尽管多年以来一直是我省开发园区的“领头羊”,但发展的重点一直是装备制造、电子元器件生产、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金融危机过后,开发区传统产业招商引资明显感到后劲不足。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项目主管吴言,亲身经历了令她难忘的转变。她说,开发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土地、环境等制约瓶颈越来越明显。眼下寸土寸金的廊坊,要摆脱原有靠大量土地资源换发展的模式,就必须提高土地单位面积投资强度以进一步提高财税贡献强度。

  适逢其时,云存储产业进入了廊坊人的视野。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基础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互联网革命”的新技术产业。据预测,未来3年内中国云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人民币。

  同时,廊坊市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人们耳熟能详的京东方、富士康、汉王、中兴、华为等,在廊坊都有大型生产基地。这些电子信息产业也让该市发展云存储产业水到渠成。

  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廊坊市委、市政府提出,以云存储产业为先导,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发展,在数据加工处理、数据传输、海量存储、云存储等领域形成集聚效应。

  看不见、摸不着的“云”,已经为廊坊带来丰沛的“雨水”。廊坊华为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华为在全国的十几个云存储中心之一。从2008年至今,该公司一直是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纳税大户,这个有2000多名员工的企业2012年纳税9.8亿元。

  “云”为什么青睐廊坊

  “廊坊发展云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坐在会客室里,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女士用手向外一指:“北京就在我们‘隔壁’,从这儿30公里到北京三环。”航拍地图显示,廊坊正好位于京津中间位置,位于京津两座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之内。周超男介绍说,业界摸索出来一个共识:云存储中心不适合放在中心城市,但又不能距离中心城市太远。在中心城市市区,受到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制约,影响企业的竞争力;离中心城市太远,合作伙伴不愿来,维护起来也不方便。2009年,润泽国际信息港落户廊坊。

  气温也是设置数据中心必须要考虑的基本要素。气温过高,会增加用于设备散热所需的制冷费用。世界大型云存储数据中心的选址多在北纬35至45度之间,而廊坊市位于北纬39.5度,一年中有半年气温低于20度,且地质构造条件好,适宜建设大型云存储数据中心。

  “云存储行业,断电一秒钟都将是一场灾难。”侯焰介绍,他们在众多选择中最后确定了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除了距离北京较近,电力保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电价也能够接受,周边生活配套设施比较成熟和完备。他们正在进行的一期项目完工后,二期规模将比现在扩大四倍。“我们对这里很有信心。”侯焰说。

  记者在廊坊市采访时发现一个现象:当地所有的云产业项目,投资方都是外地企业。

  “项目落地前,我在全国走过好多城市,感觉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和服务是做得最好的。”周超男说,润泽信息港落户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时,开发区领导的一句话让她记忆犹新——— “我们这里提供的是‘恒温服务’”。

  由于项目规模庞大、建设周期较长,在过去三年里,开发区没有从润泽收到一分钱的营业税。“到什么地方去办事,还像当初引入这个项目时一样热情、顺畅。软硬两个环境同样好,我们企业怎么会不愿来?”周超男感慨地说。

  环京津的区位和适宜的气候是天然的禀赋,“恒温服务”才是廊坊引得“云”青睐的法宝。如果引资时笑脸相迎,引来后冷脸相待,你看吧,云聚容易云散也快。

  廊坊怎样服务“云”

  如今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润泽已经不再是“孤独的一片云”。它与周边正在建设中的中国联通华北(廊坊)基地、即将开工的中国人保云存储项目,共同组成了一个体量巨大的“云团”———开发区云存储数据中心产业园。

  如何让这些“云”真正在廊坊“下雨生金”?

  “我们招商引资的方向,为企业服务的方式,都要随着产业升级的需求转变,而且是逼得你不得不变。”这是当地许多干部对记者讲的共同感悟。

  吴言坦言,在服务云存储企业建设中,她遇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新情况:“最想不到的是,竟然要专门建立一个投资60亿元的发电站。”

  按照规划,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存储数据中心产业园机房面积将达到101万平方米,机架规模在10万个以上,如果全部采用电网供电,终期用电负荷将达到130万千瓦。

  一方面,云存储产业的发展要求必须单独建电站;另一方面,园区又不可能拿出这么一笔钱来。怎么办?

  市场的思维是解决问题的法宝。经过开发区管委会牵线搭桥,由新奥集团等企业实施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电站和太阳能、地源热泵综合能源解决方案。这样,既能够为数据中心产业园提供绿色、稳定的电力,也让能源企业找到了优质客户。

  在税收政策、土地供应、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帮助企业找客户如今也成了招商人员的一项任务。每个人在谈项目的时候,潜意识里都会绷着一根弦:有存储服务需要的客户,都要进行推介和招商。

  “一般说来,政府是不应该介入企业具体运营的。但这种项目没有政府支持,做起来很难。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企业进行推介和宣传,也是为了让这个行业尽快成长起来。就像我们招商引来了一个食品厂,之后还想着帮他们卖饼干。”吴言说。

  廊坊市科技局高新办副主任王鹏说,在编制《廊坊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时,他们已将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列入重点工业产业提升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其建成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区域重要的云存储服务产业基地。润泽公司“T4超大型互联网数据及云存储中心”项目2012年被列入市级科技计划,将连续三年给予科技资金支持,并协助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部门支持。

  在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办公楼上,一排标语非常醒目:客商是上帝,服务是生命,创新是灵魂———也许,这也正是廊坊“云团”不断聚集的奥秘所在。

  关键是干部要有云思维

  记者在廊坊召集了一个小型座谈会,怕耽误大家时间,采取讲完就走的形式对相关部门人士进行采访。会上,这样一个小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廊坊市工信局两位同志介绍完情况后,提出一个要求:“我们申请留下来,听听兄弟部门的介绍,学习学习。”

  面对云存储产业,不仅需要机遇、胆识,更需要“腾云驾雾”的本领。

  “等等,让我消化消化。”“不好意思,您能讲得再通俗一点吗?”回忆自己当初参与云存储项目谈判时,吴言往往被人说得“无言”:“谈着谈着就谈不下去了,人家说的我听不明白。”

  她的经历,也是许多廊坊干部曾经共同遇到的难题。怎么办?一场对高新技术知识学习的热潮在廊坊许多部门悄悄兴起。不仅是招商人员,廊坊市许多与“云”打交道的部门工作人员都开始上网查阅资料,请教IT专家、软件专家、运维专家。许多人去企业办事,随身都带着小本子边听边记。

  “云存储产业对廊坊来说,是一个‘无中生有’的产业,产业要大发展,首先要求广大干部有一种云思维。这需要从思想观念到知识体系有一个从无到有的变革,支撑这个变革的法宝就是学习。我们必须告别‘本领恐慌’,成为熟悉新兴产业的行家里手。”冯韶慧说,“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我们对标学习广东东莞,很重要一个经验就是重视新知识。所以我们注重在领导干部中引导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提升干部科技素质,用创新的思维谋划下一步工作。”如今,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提升干部科技素质,已经成为廊坊市的一个常态化工作。

  “招商,从面对传统项目,到云存储这类的高端信息产业,首先需要招商理念转变。人们往往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工业园区,不搞工业生产搞什么?这要求我们有说服对方的能力;第二个就是招商方式的转变。传统招商都是通过自己的人脉网络,进行链条式招商。而现在的云存储数据中心产业园,合作伙伴可能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吴言说,虽然几年来对“云”的了解不断深化,感觉自己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廊坊看“云”,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立足自我、抢抓机遇、迈向高端发展的智慧路径;更重要的是,廊坊看“云”,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创新大背景下,一个个敢闯敢干、敢于“无中生有”的团队,他们将市场的思维、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思维凝聚成云思维,并且用勇气、执着、知识、汗水,让“云”和这座城市、和世界一起脉动。

关键词:廊坊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赵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