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都尽力了 孩子还是饿死了?

http://www.hebei.com.cn 2013-06-28 10:3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那些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也许离死亡很近,或者离死亡很远,但如果还在靠抽象的“人心冷暖”来保障他们的命运,李氏小姐妹的悲剧,就一定还会继续重演。

  三个多月中,南京被饿死的李氏小姐妹曾迸发出柔弱但足够坚忍的求生本能。邻居、民警、社区和亲戚也都曾作出他们自认为称职的努力,但拯救李氏姐妹的机会被一次次地错过。警察将曾侥幸逃脱的姐姐交还给吸毒母亲;一位担心“惹麻烦”的邻居最终退还了李家的钥匙……(6月27日《南方周末》)

  都尽力了,但孩子还是死了。再是冷血的社会,也无法直视孩子被活活饿死的现实。

  回头看这件事,在怨愤与热血之后,更多的未必是对监护人刑责的追问,而是对社会兜底救助的反思。6月26日,针对“南京女童饿死家中”事件,来自北京、山东、河南的五位女律师向南京市江宁区民政局、街道办、公安局、妇联等四部门分别邮寄了一份《信息公开申请表》,申请公开上述四部门是否及时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向法院申请撤销女童母亲乐某的监护责任,并要求法院另行指定监护人。

  李氏小姐妹来来回回折腾几个月,邻居是知情的、社区是知情的,警方与民政部门要说不知情,可能也说不过去。《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3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民法通则》第16条还对“法院另行指定的监护人”做出了解释———可以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如果没有前述人员,则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那么,面对“有监督人等于没有监护人”的事实,李氏小姐妹为何只是得到了道义上的“出手”?

  在饿死孩子这件事上,泛道德的指责是野蛮而恶毒的。我们当承认三重现实:一者,中国的未成年人保护,基本处于“不诉不究”的状态,没有人去报告,就没有人去查核,但问题是,在惨烈的未成年人事件中,主角往往连意思表达都成问题,如何让娃娃去维权?二者,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等机制中缺失任一环节,都可能衍生大问题。李氏小姐妹的悲剧,恰恰说明在社会与司法之间,缺乏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联动机制。最糟糕的,还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意识错位,这种意识根源于将孩子视为家庭或父母的“私产”,挨饿或者挨打都是“家务事”,邻居不好管、不敢管,甚至社区等基层组织也不爱管、不屑管———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社区每月拿出800元钱,片警一周或10天去了解情况,邻居偶尔一次报警和提供短暂的食物……他们不是没有爱心、更不是没有关怀,而是在保护孩子的命题上过于“谦抑”,而这,与强势的传统家族观念也不无关联。

  再往前看,2003年6月21日,成都3岁幼女李思怡被发现饿死在家中;2011年7月,广州7岁女童彤彤,不堪饥饿从2楼阳台跳下觅食……如果我们将类似事件当做简单的“养育”问题,再多的保护口号,恐怕都要沦为空谈。截至2011年12月,根据数据推算,全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总数为57万(不包括父母双重残儿童)或58万(含父母双重残的儿童)。这些儿童的主体,是农村中父亲去世、母亲离家改嫁、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占91%;其他类型占9%。他们也许离死亡很近,他们或者离死亡很远,但如果还在靠抽象的“人心冷暖”来保障他们的命运,李氏小姐妹的悲剧,就一定还会继续重演。(邓海建)

关键词:饿死,尽力,儿童,小姐妹,南京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