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绿染乡村美如画-张北马莲滩村
绿染乡村美如画 ———在张北县马莲滩村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千村行 7月7日,记者从张北县城驱车北行5公里,就到了马莲滩村。一踏上进村路———幸福路,就见两旁一排排高大茂密的杨树树冠为道路搭起了一座绿色拱门。 当年,这里是“远看不长树,近看不长草”;而今,全村林草覆盖率达76.7%,被称为“坝上最绿的地方”。马莲滩村是如何实现完美转身,让绿意成为基底色的呢? 要改变村庄面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就必须治理恶劣的生态。为此,马莲滩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植树造林热潮,每年种树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由于风沙大,好多幼苗没等长起来就被风沙打死了。树苗死了再补植,一次不行重新再来。马莲滩人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持续绿化着自己的家园。 坝上地区气候寒冷,树木生长缓慢,成材率低,加之树种结构单一,林地只有生态效益而缺乏经济效益。如何解决生态要绿与农民要利的矛盾?为发挥群众植树的积极性,该村在绿化村庄的同时,又着手发展苗圃产业,建设了杏扁、苗木、果园等4个百亩苗圃园。 炎炎夏日,信步村内,满目葱茏。一条条硬化过的砂石路两旁,高大的杨树遮起一路绿荫,农户院内、房前屋后,垂榆、油松、云杉等装饰型树种错落有致。“这些绿化树种大部分是我们自己的苗圃园产的。现在苗圃园除供村子自用外,还远销京、津、内蒙古等地,去年光卖树苗就收入了22万元。”马莲滩村党支部书记段妍青自豪地说,“现在马莲滩已很难见到大块空地了,我们如今可是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 在百亩苗圃园内,一群鸡正在铁丝网圈起的林地中悠闲觅食。“这里散养了300多只鸡,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片林地散养。鸡粪能为林地增肥,鸡吃虫和草,下的蛋也比喂饲料的鸡蛋好销。最近,我们开始与一家鸵鸟养殖企业洽谈,想发展新的养殖项目,使林下经济效益最大化。”段妍青介绍。 马莲滩村周边,就是大片大片的农田。盛夏时节,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田野中长势喜人的莴笋、甜菜、娃娃菜等绿意盎然。田里除了露天种植的蔬菜外,马莲滩村东一排排整齐的白色蔬菜大棚格外显眼。2011年,马莲滩引进了张北生态人农业科技公司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总投资1.1亿元的蔬菜种植基地项目计划建设600座冬暖式大棚,一期122个大棚已完成。目前已流转土地880亩,合同期为18年。村民流转土地后,通过公司培训,就地转化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业工人,村民或承包公司大棚,或成为公司员工。现在全村有200多人在蔬菜种植基地打工。 在村委会办公室,一本装帧精美的《马莲滩林间生态度假村规划》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我们打算建设一个生态度假村,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段妍青说,他们按照“建设宜居旅游生态村”的发展思路,特意请清华大学做了这本规划,计划兴建一个包括别墅区、娱乐区、餐饮区等于一体的度假村。 大打生态牌,为马莲滩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给村庄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近年来,马莲滩将大部分集体收入投入到村庄建设中。建立了图书室、活动室、展览室、村民中心,以往尘土飞扬的土路改造成了水泥路,晚上黑咕隆咚的街道亮了起来,村民拆掉土墙建起了砖房或功能比较全的家庭旅馆,垃圾乱飞的街道实现了“定员保洁、定点投放、定时收运、集中运转”后的洁净…… 如今,马莲滩村有水浇地3200亩,草滩4000亩,林地9200亩,其中经济林2500亩,林草覆盖率达76.7%。昔日的“沙窝窝”成了“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有名的贫困村成了小康村,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记者马朝丽 王雪威) |
关键词:农村面貌改造,乡村,张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