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保定>>易县

打造美丽易县 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http://www.hebei.com.cn 2013-08-02 15:16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易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广义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易县是河北省山区大县、生态大县、旅游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和谐发展之路,不断加强生态建设、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被誉为“太行山区最绿的地方”,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

  多栽树、少开山,让大地绿起来。一方面,大搞植树造林绿化。多年来,易县从治理“四荒”入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列入预算,专项对造林大户给予奖补,大搞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小流域治理,实施了村村绿、通道绿、景区绿、河道绿、荒山绿、城区绿“六绿工程”。全县绿化面积以每年不低于10万亩的速度递增,有林面积达到19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50.5%。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单位”、“河北省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等称号。据监测,全县负氧离子浓度平均值达到8324个/立方厘米,负氧离子等级达到6级,是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20多倍,PM2.5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比这些大城市低的多。空气质量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清新空气标准,是当之无愧的“生态氧吧”。另一方面,加强矿山恢复治理。坚持矿产开发服从于生态保护,实施矿权“回收行动”,坚持全县矿权每年减少3个以上,对矿权设置和扩界需求,主要通过推进整合来解决。目前已收回矿权3个,预计全年能够收回15个。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和尾矿库专项整治,加强对西部山区采矿、建材企业破坏植被的生态治理。实施“矿山披绿”工程,本着“谁使用谁治理、谁恢复谁受益”的原则,全县利用尾矿废渣造地200多亩,复垦率达到75%。

  治河道、防污染,让水系清起来。一方面,加强河道综合治理。编制水利发展规划,申报河道治理项目,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投资3000多万元对北易水河进行综合治理,打造水景观21万平方米,两岸村庄地下水位上升了1.5米,沿河7个乡镇(处)112个行政村的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北易水河治理二期工程正在积极推进。按照打造“生态园区”的要求,启动了中易水穿经济开发区段的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实施拒马河综合整治,目前已完成治导线划定工作。另一方面,强化水污染防治。取缔关闭境内6条河流、3座水库沿岸排污口130多个,关停取缔涉水排污企业220多个,对安格庄水库(易水湖)内网箱养殖进行了清理,达到二级水质。每季度对拒马河进出境断面水质实施监测,恢复了主要河流水质。投资5800万元建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并进行了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强监管、减排放,让天空蓝起来。以提升空气质量为重点,深入开展“蓝天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幅削减污染排放,强化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管,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业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一是推进城区集中供热。引进了总投资3亿元的保定市首个县城集中供热项目,一期工程顺利竣工,20个机关单位、27个居民小区实现了集中供热,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了脱硫脱硝设施,替代分散锅炉35台,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19吨、氮氧化物排放56吨。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2天。今年将全面整治关停20吨以下燃煤锅炉和地源热泵,实施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再新增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二是关闭石灰“土立窑”。开展治理整顿制灰企业集中行动,仅用40天时间,投入520余万元,全部拆除了国省干道、高速公路两侧1000米范围内的44家制灰企业68个窑口。现正在启动第二战役,再投入500多万元,全面整治取缔石灰“土立窑”。同时,坚持疏堵结合,规划石灰产业集中建设区,引导制灰企业入区发展。目前,建设环保机立窑6个。三是加强重点企业污染防治。关停了德源白水泥厂,完成了京兰水泥、太行和益水泥等重点企业的脱硫脱硝、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工程,大幅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

  建机制、抓整治,让村庄美起来。一是推进文明生态建设。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水、电、路、讯、房”建设,推进“一池三改”技术和“四位一体”(沼气池+畜禽圈舍+厕所+林果疏菜种植)的生态模式,创建了196个省级文明生态村,石家统村成为“国家级生态村”。二是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洗脸、美容、靓妆”三步走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清理固废垃圾,治理超限越载,整顿建筑施工扬尘和噪声,加强市场管理,彻底解决了国省干道、旅游景区的“白色垃圾”,建立城乡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今年又启动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首先对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村和主要公路沿线、景区周边的重点村进行集中打造,整治环境,完善设施,建设升级版的现代农村。三是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投资3298万元,建成了垃圾填埋场,并在石家统村建成了保定市首家村级“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站”,城镇固体物废处理率达到85%,工业固体处置利用率达到100%。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500亩的荆轲公园及易兴路、青少年宫、京赞路口等小游园,投资3000万元正在建设北易水公园,投资500多万元对县城文化广场进行了改造提升,使县城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调结构、转方式,让群众富起来。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一是深挖生态潜力,发展绿色农业。围绕构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生态林果产业,着力打造京津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紫荆关食用菌、西陵梁格庄现代生态农业、狼牙山林果特色鲜明,谷类、豆类等小杂粮达到国家绿色食品A级生产标准。以磨盘柿为主的果树面积达到37.5万亩,果品产量3.9亿斤,成为“中国磨盘柿之乡”。二是用好生态资本,发展环保工业。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聚集发展”的思路,坚持走工业园区化、园区生态化发展之路。下大力改造提升矿产、建材、铸造等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项目,拒批非环保项目20多个。依托易县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目前完成“七通一平”,入驻企业42家,累计完成投资38.6亿元,成为吸纳项目、聚集产业的优质平台和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积极落实“央企进河北”战略,引进航天科工集团民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60亿元,建成后年产值达150亿元,税收贡献10亿元以上。实施新能源项目5个,总投资46亿元的中电投新能源一期2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建成并网发电,是河北省最大的光伏电站,总投资20亿元的国电风力发电、24亿元的华电风力发电、3.1亿元的大唐光伏电站项目正申请省能源局路条,总投资10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国家能源局站点选址批复。三是突出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以“狼牙山、易水湖、清西陵”景区为重点,以燕都古城生态休闲聚集区为载体,举全县之力打造精品、培育要素、提升环境,把旅游业打造成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以“负氧离子含量高于世界标准”的生态特色,推出“健康易州、生态氧吧”、“一个可以深呼吸的地方”等金字招牌,结合历史文物资源、易水文化资源、红色革命资源,相继开发了二十多个旅游景区景点,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生态旅游度假休闲基地。2012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07.7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418.7万元,旅游总收入5.82亿元。

  易县县委、县政府将按照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努力使易县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气更爽、景更美,打造美丽易县,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关键词:易县,县长,保定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郭爱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