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皮影:在希望中艰难传承 变革中的争议
变革中的争议 唐山皮影走过了400多年的路,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唐山皮影也正在经历着传统与现代的一次次冲撞。 就拿皮影戏的影窗来讲,传统的影窗是2米宽、1米高,如今最大的影窗已达到6米宽、2.4米高。影窗的增大,让一些老艺人、老观众觉得这不再是皮影戏的舞台,而是电影院的放映银幕。 其实,不管传统如何的坚韧,皮影艺术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在舞台表演硬件上,唐山皮影的照明设备从七捻油灯发展成多排管灯,影人身高也由7寸加高到2.5尺,还创造了流动布景;在操纵上,已不完全拘泥于上下线,而是根据剧目的进展增加人数,改革了操纵技艺;此外,演唱者也有了女演员,传统中女子不演皮影的规矩被打破了。在乐器上,由一把四胡和一人“双挎”打击乐,发展成由拉弦、弹拨、吹奏乐器组成的小乐队。 影人高度的增加,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其结果是,影人加大后,用料就不能全部使用驴皮,为了力求其挺拔,有的部位改用了牛皮。为了增加影人的透光性,七捻油灯换成了双排、三排管灯……这一系列的改变,使影人造型和雕刻技术遇到了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唐山皮影采取了彩绘和雕刻相结合的办法。 对此,不少人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皮影戏的传统元素越来越少,尤其是唐山皮影的雕刻艺术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造型别致,堪称“一绝”。但现在为了适应新的舞台表演形式,“雕刻”这个皮影戏的根基之一无奈地发生了变化。而另一种意见是:就像彩色电视取代黑白电视,大尺寸电视淘汰小尺寸电视一样,这是大势所趋。 现实是,现在的彩绘影人,确实失去了其艺术品和收藏的价值。记得1964年,我国曾在英国举办皮影雕刻艺术展,500件作品中,有300件选自唐山皮影,赢得一片赞誉之声。现在很多收藏家在关注唐山皮影人的雕刻艺术,其中明代的为珍品,十分罕见,清代的上品也十分珍贵。 而现在的观众观看皮影戏时,有一种“犹如看小电影一般”的感觉。影窗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飞机、大炮,炮火远射、熊熊大火……不由让人感叹:皮影成了电影。而影人的演唱和操纵手法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唐山皮影是“以唱见长”、“无唱不成影”,现在则更多注重故事情节,从“听影”变革为“看影”。 在操纵手法上,过去皮影操纵者手里拿着“箭杆”,也就是高粱秆的最上一节,支配影人的3根铁丝插在“箭杆”之上。操纵者的技艺若达高峰,则称其为“箭杆王”。据说,曾有一位老艺人双手同时操纵8个影人表演,也就意味着每只手拿12根“箭杆”,现在,这已经成为传统的记忆了。 |
关键词:唐山皮影,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