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 承德两年引进京津资金389亿
近日,承德市与清华建筑设计院、北京博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该市依托区位、资源、文化、生态优势,抓住京津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构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宝地”,吸引了一个又一个大项目成功落地。2011年以来,全市引进京津两地到位资金389亿元,签订100万元以上经济联合项目799项,京津地区已成为该市重点招商合作区域。 承德面积全省最大,森林覆盖率全省最高,水资源全省最丰沛,矿产资源全省最丰富,拥有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特色最鲜明。“要想把这些资源优势真正转化释放出来,并发挥到极致,就必须借势周边大城市,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支撑。”承德市委书记郑雪碧认为。 该市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加快推进的机遇,制定产业承接“路线图”。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编制完成了《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承德)专题研究报告》、《京津冀城市群(承德)综合交通规划》、《承德市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空间、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等规划层面主动与京津对接,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做好准备。 该市在北京周边规划建设了三个新兴产业聚集区,主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实施产业配套。并从财政支持、土地优惠、环境容量、金融保障等多个方面对入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同时,还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承德产业基地。 “既要天蓝水净,更要风清气正。着力改善生态和发展两大环境,是承德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所在。”承德市市长赵风楼说。该市紧紧抓住生态这个优势,深入开展生态资源环境治理,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良好生态环境,提高整体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了损毁山体修复、空气质量改善、水资源综合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四个专项行动。目前,作为京津“净水器”和“挡风墙”的承德市,森林覆盖率达55.8%,已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0个省级森林公园、28处山体公园,建成优质果品、山杏、刺槐原料林六大林果基地。有了环境这一纽带,该市与京津以“水”联姻,因“绿”互动,吸引大批京津产业项目纷纷落户。 该市还对重大项目实行专人全程代办制、各环节保姆式服务,打造公开透明、高效快捷的良好环境。坚持同网覆盖、同等同级建设,加快与京津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加快建设京沈客运专线和津承铁路2条铁路和承平(承津)高速公路、承张高速、京锡高速、国道111线、省道京建线(密兴线)5条公路,建设起与京津直达的快速通道,形成环京津“两小时”交通圈,吸引更多央企、京企来承兴业。 紧盯央企、京企,加强与国内大企业、大财团交流对接,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品牌。与央企、京企和北京、天津的各大专院校进行深化合作对接,成功组织了北京园区招商会、津承合作对接会等活动,各项合作全面推进。承平高速、津承铁路、尾矿库综合治理、滦河水源保护等18项重要合作事项列入京冀、津冀合作框架协议。截至目前,该市对接央企26家,合作项目77个,其中1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对接京企111家,合作项目137个,已开工项目49个。 |
关键词:产业转移,承德,京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