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俯身之外的幸运
11月2日,网友“说实话难啊”在人民网发表文章《写给基层公务员们的一封信》,引起网友热议。文章为一个六旬老者对现今基层公务员的劝诫,在文中,他指出确实存在所谓“官场中的苦乐不均”。但从另一方面,作者认为基层公务员仍旧是幸福的,比如享受着高工资人群不具备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如果你们俯下身来看看每月只有1000元-2000元的企业职工,比一比那些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农民工,再比一比那些失业后无所事事的工人们,你们就是幸运儿。” 这位六旬网友的文章,应当算是持中之论。公务员的平均收入水平在各种职业中一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样一种状况,符合社会正义的要求。公务员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以及公共秩序的维护者,他们的收入不能过低,过低则无法保证他们的秉公执法。同时,公务员的待遇来自公共财政的支出,因此也不能过高,过高则将耗费过多的行政成本,伤及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在纵向的时间轴上体现改革开放成果,在横向的阶层坐标系中处于中游向上的水平,这本身并没有更多值得吐槽的地方。 然而,很少能够有人跳脱于自身体系之外来对自己的处境作一番全局式观察判断。人总是倾向于以自我为坐标原点,进行各种比照分析,而这种比照分析又常常不自觉混入“人往高处走”式的苛刻。于是,前文老者所倡导的俯身变成了仰面,一些基层公务员看见的自然不会是工人农民的逼仄境遇,更多的可能是社会上土豪们的奢侈,以及系统内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苦乐不均”。“比下有余”的职业从容,被代之以“比上不足”的愤懑和焦虑。在这种偏向之下,老者希望调整一下身姿,通过俯身来体会到幸运,这确实可以起到中和的作用。 然而,基层公务员们的吐槽也并非毫无价值。一来他们的吐槽尚在自由表达的范畴之内,二来公务员体系内部的分配不均问题作为整个社会分配体系改革所要关注的一角,不是“眼不见心不烦”可以了结的。以不同政府部门之间收入悬殊的问题为例,这显然不符合公务员薪酬由财政资金支付的逻辑。既然大家适用的工资制度相同,资金来源一致,为什么会出现不同衙门不同待遇的结果?被羡慕者在薪酬发放方面突破了制度,而在资金的来源上则与“权力获利”的能力有莫大关系。听听基层公务员的吐槽,当然不是要权力都去通过寻租的方式为自家人谋取规则允许之外的福利,而是要在反方向上斩断那只“闲不住的手”。 进一步说,基层公务员的吐槽,也并非全部指向一己私利。几个月前,四川泸州一名叫做赵光华的副镇长在网上发表“辞职感言”,引发舆论热议。他既提到了经济上需要“啃老”,时间上无法陪伴妻儿的苦楚,同样也曝出一年到头只有4个月“干正事”的秘密。应付检查、开会学习以及其他“非正事”所消耗去的8个月时光,难道不是基层公务员们内心的痛苦?强调兼听则明,不应该将基层公务员们的吐槽排除在外。这些基层公务员是法律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理应了解弊病与流俗所在。听听他们的“诤言”,同样会有补于善治。 |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劝诫,福利待遇,社会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