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河北频道>>渤海潮评

哗众取宠下的“黑肺”?

http://www.hebei.com.cn 2013-11-21 08:0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一则“雾霾使小白鼠鲜肺6天变黑肺”的新闻流传开来,给深受PM2.5之害的公众平添几分恐慌。但仅仅一天后,相关实验项目负责人就出来辟谣:实验并不是公众想象的那样把小白鼠暴露在大气中,而是采集PM2.5制成悬液滴在鼠肺上。如果把悬液的浓度换算一下,“相当于正常空气浓度的成千上万倍”。

  1

  科学实验要的是理想状态,里面常常有绝对光滑平面、绝对真空的空间、绝对无干扰的磁场……这些场景现实中很难出现。稍微有点科学常识的人都能明白,科学实验中的很多结论,只限于科学假设的环境中,并不等于现实中就会真实存在。

  但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对于未知的领域,科学在得到充分验证之前,并不比迷信占据更多优势。联想到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中明确提出,雾霾天气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影响生殖能力、改变免疫结构等。这个“理想状态”下的黑肺,难道不是这些危害的形象表达吗?

  虽然从理性看,这样的联想是无稽之谈,但从情感上,这也可以说是公众对于雾霾未知危害的一种正常反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针对这种情况,媒体的评论就从事理上告诉公众要保持理性。《京华时报》发表的《“黑肺”实验大可不必恐慌》一文就指出:我们不必“慌不择路”,因为恐惧,闻PM2.5而色变,就不惜夸大其辞,以讹传讹,不假思索地听信那些打着科学旗号、似是而非的种种“成果”、“发现”,以不当的反应和过当的防护,让空气里的各种“悬浮颗粒物”进一步莫名剧增。

  《长江日报》的评论文章《制造“坏消息”无助改善现实》则是从媒体的责任角度出发的。该评论指出,大气污染的持续恶化,让公众对自身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种焦虑感,一些媒体油然产生一种所谓的“社会责任感”,即把问题说得越严重越好,从而形成一种舆论效应,倒逼官方表态。出发点虽然算是正当的,但“人为制造‘坏消息’也是一种信息雾霾,它不仅无益于改善空气质量,反而会徒增恐慌气氛”。

  对于这个事件,《人民日报》也发表了评论《狙击“黑肺谣言”是一次科普良机》,首先把它“定性”为谣言事件,同时又发现“坏事变好事”的机遇———科普。该文写道:实验鼠是放在什么浓度的PM2.5环境之中?鼠肺的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多一点审慎精神、多一点科学素养,谣言流传就不会如此广。而回看以往那些引发人们健康关切的谣言,膨大剂导致西瓜爆炸、吃碘盐可预防核辐射、吃绿豆能养生,等等,并非没有明显的常识错误和逻辑漏洞,之所以一开始未被揭穿、引发社会心态躁动,原因就在于对个体健康的关切压过了对科学理性的追求。

  在谣言面前,评论摆事实讲道理“教育人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理性,但同时也容易忽略谣言背后的社会原因。不可否认,公众“对个体健康关切”和“科学理性的追求”差距很大,但别忘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公众素养不足,还因为中间有着无数兴风作浪的所谓“专家”。

  对此,《南宁晚报》就发表评论《炒作“鲜肺变黑”谁在“趁火打劫”》质疑新闻事件背后的动机:这则漏洞百出的新闻之所以让人信以为真并惊慌失措,正因为在雾霾已给公众造成了恐慌心理的基础上,它又披上了科学研究的外衣,用专家和媒体的公信力为此背书。如今,当事专家矢口否认接受过相关采访、说过相关结论,就必须深究新闻报道的出炉过程,看看到底谁忽悠了谁。该文进一步分析认为,商家拿公众对雾霾的恐慌心理做文章,夸大事实甚至捏造实验结论,并通过大众媒体向社会传播,这是一种公然的欺骗行为,更是一种典型的“趁火打劫”。

  对于“黑肺”事件为什么能够轻松俘获公众的信任,《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辟谣并不能消除“鲜肺变黑肺”的担心》分析认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雾日数呈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雾霾对健康究竟会有何影响?这是民众最为关切的议题,也是治理雾霾达成共识的需要解决的舆论前提。不能一有危害严重的说法,马上就有专家跳出来说“危害不大”。

  2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沉默螺旋”。严肃的科学家在实验室兢兢业业做研究,以证明这个危害到底有多严重;没想到还没等结果出来(也有可能是不宜出来),就开始有专家在那大叫“问题不大”;而正当公众对这种明显“违心”的观点不屑一顾但同时又找不到心理靠山的时候,那厢就有专家站出来大喊“这问题比天还大”。结果,两个声音越吵越厉害,公众仍然莫衷一是、云里雾里,严肃的科学结果没有人关注,最耸人听闻的结论就成为最可信的结果。

  但是,谣言之所以可怕,并不是因为它本身的耸人听闻那么简单,还因为放谣言者要在这信息雾霾中“混水摸鱼”。《东方早报》发表的评论《等待复旦方面进一步澄清“黑肺新闻”》,虽然标题理性温和,但内容却处处锋芒。该文首先引用了自己记者的调查发现,“新闻”的来历可疑,它首发于某新闻网站的健康频道,既没有标出处,也没标作者。而且其中直接称广东某药企出产的枇杷膏、枇杷露“可有效降低PM2.5对大鼠肺部的侵蚀伤害”,广告性质十分明显。

  有了记者的调查作为依据,该文语气严厉指出,此次引发巨大网络传播和关注的“黑肺”事件,只是药企抓住民众对于雾霾的恐惧,打着科研成果的名义,在进行相关产品的恐怖营销。并因此质疑“相关研究机构的成果真的只是被‘曲解’了吗”。

  看来,这不仅是一个不小心被误解的谣言,而是一个精心准备的信息烟幕弹。“企业资助是否影响研究的独立性?企业以广告的方式公布“研究成果”,有无误导公众之嫌?在药企打着复旦大学‘研究成果’叫卖自家产品时,复旦方面是否应主动说明?”这些问题恐怕也注定得不到令人信服的解答了。

  在此基础上,该文进一步指出,近年来由一些医药公司赞助或参与的学术研讨会大行其道,各类主体背景含糊的临床指南、研究成果不断在此类会议上发布,严重模糊了商业营销与科学研究的边界。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某科学院曾参与某烟草公司的低焦油、中草药卷烟研发项目,其研究结果被该烟草公司利用作为证明‘低焦油、中草药卷烟低危害’的证据。”

  雾霾已然够让公众深感焦虑了,却还有人以科学的名义哗众取宠。“黑肺”事件不是一个偶然发生的谣言,它俨然已经成为一次“完美”利用公众心理的科学诈骗。如果不对此加以严惩,任由科研工作者在利益面前沦陷,那将来难保不会出现“吸烟有助于减轻雾霾危害”这样的所谓科学结论。(周潜之    漫画/勾犇)

关键词:黑肺,鲜肺,雾霾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杨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