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县一大学生回乡办“村晚” 传递孝道文化
-《老来难》剧照。 (图片由赵华提供) -赵华和乡亲们做道具。 石家庄学院多才多艺大学生赵华,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母跟爷爷的关系也曾不太融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化了母亲和爷爷,家庭越来越温馨。当他得知我省农村一些家庭也存在不孝敬老人问题后,便萌生了回乡组织策划“村晚”的想法,带领村民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传播孝道文化。如今,他们村子已连续两年上演“村晚”了,他集策划、导演、演员、文稿、主持与一身,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风貌,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 给爷爷洗衣服,融化妈妈和爷爷间的“坚冰” 11月23日,石家庄学院大四男生赵华风尘仆仆地从沧县老家回到学校,跟同学们交流他回乡指导村民排练文艺节目的情况。 几位男生表示,如果赵华再回乡组织明年第三届“村晚”,他们一定前去汲取经验,将来也要像他一样,回各自家乡办“村晚”。 而事实上,赵华此次回沧县农村老家,就是找本村婚庆店老板赵国伟一同筹备第三届“村晚”的。此前,他已经和赵国伟连续在本村组织了两届“村晚”。 38岁的赵国伟说,如果没有大学生赵华担纲,他们村的“村晚”就不会美名远扬,明年正月,还会有几个村子邀请他们去演出。 现年21岁的赵华,是沧县黄递铺乡赵码头村人,在大学主修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靠打工为生的父母,除了供独生子赵华上学外,还要赡养赵华的爷爷,经济条件虽不是特别富裕,但祖孙三代在一起生活很幸福,成为村里人人称羡的和谐家庭。 然而,在赵华的记忆中,他们家以前并不太幸福。因为家庭琐事,妈妈跟爷爷的关系也不融洽,从没给爷爷洗过衣服。 但是赵华却非常孝敬老人,在县城上高中时,他回家跟闷闷不乐的爷爷说:“爷爷,您不用担心,将来我会为您养老的!”话音刚落,爷爷就老泪横流了。从此,他每次周末回家,都坚持给爷爷洗衣服、床单,打扫室内外卫生。一年春节前,他想用洗衣机给爷爷洗被罩、床单,可妈妈不让,他就自己动手用冷水洗……妈妈被感动了,心疼地对儿子说:“你爷爷有你这样的好孙子,算是修来的福!”边说边抢过床单,和赵华一同洗起来。 从此,父母便把爷爷请到家里一同生活,一家人其乐融融。 回村办晚会弘扬孝道文化,感化不孝子孙 赵华是大学学校文艺骨干,喜欢主持,曾组织策划了2010-2012三届记者节晚会,还着手拍摄制作了新闻专业宣传片。他在浏览河北电视台“非常帮助”栏目时,发现一些家庭因为琐事闹矛盾,晚辈不孝敬长辈,这些让他心情非常沉重。联想自己的经历,他决定利用寒假时间,回家乡组织一场有关孝文化的春节晚会,感化不孝子孙,动员年轻人尊重长辈,多尽孝。 2011年的寒假,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当地农民赵国伟,说起办春晚的事,俩人意见特别一致。赵国伟是婚庆店老板,演出设备应有尽有,但是如何动员村民们上台表演,可就不那么容易了。为了动员村民们报名表演,赵华先是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坐在炕头上跟村民唠家常,到田间地头给他们讲村里办春节晚会的意义。然后,他把村民推荐的演员名单列起来,在村里的大喇叭里点名,要求被点到的村民必须参加表演。 没想到,“点名行动”在村里炸开了锅,被点名的、没被点名的村民全来了。演员里最年长的84岁,最年幼的才4岁,足有上百人。大家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才出才,有力出力。不会编排节目的村民也想帮忙,纷纷端来饺子,送上热水,还有人拿出自己新婚礼服借给主持人赵华穿……最终,第一届村民春节晚会,如期在2012年正月十五办了起来。邻里矛盾、婆媳关系、生儿养老等“接地气”的家长里短,都被村民们作为素材搬上了舞台,总共50个节目。由于整台晚会从演员、主持人到导演都是赵码头村村民,所以被大家戏称为“村晚”。 2013年正月十五,第二届“村晚”更热闹了,除了全村男女老少,邻村的一些老乡也兴致勃勃地来观看,加上站在屋顶和墙头上观看的村民,总共有一两千名观众。 56岁的村民赵金国在戏曲小品《老来难》中扮演不孝的儿子,在节目尾声,当表演到老娘喝农药寻死、儿子追悔莫及的场景时,他唱着悲天悯人的民间小调,真的嚎啕大哭起来,现场观众也跟着一起落泪。赵金国说,现在有些儿女不孝顺,致使老人晚年生活凄凉。为了教育天下儿女,善待老人,在赵华的指导下,他和孙艳玲、赵治友等精心编排了小品《老来难》,通过演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曲艺小品《老来难》注入当代孝文化 赵华说,前两届“村晚”节目中,有关伦理道德、家庭孝道之类的节目,占据主导地位,曲艺小品《老来难》,戏曲小品《韩琦杀庙》,歌曲《父亲》、《母亲》等,是每台晚会必演节目。这些节目不仅传承了河北梆子、民间小调等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而且还融入了以赵华为代表的大学生对中国孝道文化的理解、尊重和责任。他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传承孝道文化的队伍中来,用不同形式回报家乡父老,证明90后大学生是有社会责任的一代。 在整台“村晚”节目编排演出过程中,赵华发挥在学校练就的本领,集策划、导演、演员、文稿、主持于一身,而且得心应手。他说,《老来难》节目,讲的是儿女不孝,导致父母老无所养,心寒之下老母自尽的故事,中间穿插小孙子最为质朴的孝道本质,烘托主题,让儿媳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老年自己的生活状况。赵华和赵国伟根据现场情况,给这个节目添加了一些细节,修正了一些语言,深化了节目内涵,使传播孝道文化主题更加鲜明。 熟知赵华家情况的村委会主任赵福海说,这个节目所呈现的内容中,好像看到了赵华帮爷爷洗衣服、感动爷爷和父母的故事。在一个祖孙三代的和谐家庭,孝顺的孙子往往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赵华的表现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而实际上,赵华刚开始的时候虚荣心也很强,不愿意跟农民交流,但后来被村民的生活智慧和质朴的精神所吸引,更崇尚质朴、平实的精神内涵,向甘于奉献和乐于创造转变。 赵华坚持两年寒假回乡组织“村晚”的情况,引起沧县政府和黄递铺乡政府的关注,表示在政策和活动经费上予以支持。目前,乡政府已把2000元资金拨给赵码头村。 石家庄学院辅导员张炳杰表示,赵华在学校表现很优秀,他希望更多大学生像他一样,用专业知识为农村建设和传递孝道文化做贡献。 如今,已经上大四的赵华正抽时间回乡,和村民一同筹划2014年第三届“村晚”,主题是“金丝情·中国梦”,附带沧州地域特色文化传统,表达和实现农民百姓的更加幸福美好的高品质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梦想。 |
关键词:孝道,文化,乡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