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标准化助力围场小土豆成就大产业
近日,来自“中国马铃薯之乡”——河北承德围场的冀张薯8号马铃薯,成为我国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马铃薯品种,并以抗病、抗旱、高产、质优的优势,在全国中晚熟一季作区广泛种植。 围场土豆几年前已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受全国各地市场的欢迎,其种薯经销量更是居全国之首。那么,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土豆,是怎么被做成大产业的呢? 标准化体系助“落地生根”。结合围场土豆产业实际,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组建了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选拔专业人才制定和完善马铃薯地方标准。截至目前,《脱毒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规程》、《脱毒马铃薯收获、运输、贮藏技术规程》等4项河北省地方标准,以及《马铃薯商品薯质量标准》、《食用马铃薯淀粉地方标准》等7项承德市地方标准先后得以颁布实施,与之配套的粉丝粉条粉皮、油炸薯条薯片等21项标准也先后实施。标准化体系的完善,为马铃薯的高效种植和质量提高提供了技术保障。 典型带动,走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之路。近年来,围场已初步形成了东南部交通沿线菜用薯标准化生产区、中部淀粉加工厂周边高淀粉含量薯标准化生产区和坝上及接坝地区种薯标准化生产区,三大区域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示范面积达1.7万公顷,最高单位面积产量达3700公斤,平均单位面积产量1700公斤。在统一部署下,部分乡镇也建设了典型示范区。在示范区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及质量承诺、质量追溯、标准公示制度,一些乡镇还实行副乡级领导干部包租农民土地,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共建立乡镇领导示范田3000多公顷。培育“双九”淀粉等龙头企业和新技术产业开发公司。年均在建示范园达到20个,在品种、原料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均按照标准化操作。典型的树立让农民看到了标准化的优势,逐步改变了他们的传统种植观念,使得马铃薯产业在围场“茁壮成长”起来。 建立科研、教学实验基地,以科技创新推动标准化生产。狠抓马铃薯研究所和农业机械研究所建设,两所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于一体,成为围场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主导力量。他们与国际马铃薯中心、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合作,不断引进推广马铃薯新品种,贮备新品种200个,实现了3年一更新,5年一换代,并建设种薯繁育推广体系,将种薯大量销往外省市,每年销售量达两亿公斤,近3年种薯基地单位面积收入1000元以上,收益非常可观。 标准化生产的实施,使围场涌现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居先进水平的企业,有效提升了围场马铃薯的生产工艺技术,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机械化栽培技术达到了国家级标准,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技术达到了省级标准。目前,围场马铃薯已实现连片经营,产品深加工、结构多元化、走向国际市场,产量、质量和商品率得到显著提高。 |
关键词:土豆,产业,承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