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有痕润物无声
当第一次踏上七尺讲台的那一刻,葛老师就深深明白自己将与平凡和奉献为伴,但她却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更用她的心血履行着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十四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愿自己教过的每一名学生健康快乐,拥有健全的人格,开拓精彩的人生。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十四年如一日,用满腔的热忱去感染,用不懈的努力去书写,用不朽的挚爱去创造。 一、一身入苗圃,不得自在闲 化云为雨,便只有灌溉的忙碌,不再有享受的清闲。每位教师都是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家庭。葛老师也不例外:家中公公去世婆婆身体不好,女儿只有两岁,爱人工作忙经常不在家,她是整个家的顶梁柱。因为工作需要,为了能够照顾好住宿班级的孩子们,葛老师让爱人照顾婆婆,自己带着年幼的女儿住进了学校。每天清晨都会有葛老师怀抱熟睡孩子的身影出现在学生宿舍:指导学生们整理内务,按时吃饭,并根据天气的冷热,叮嘱他们合理穿衣;七点她会准时来到教室,检查班级卫生,然后一直到上完课;每天中午,葛老师都会把午睡的女儿独自留在宿舍,在教室里和学生们谈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增加她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下午放学批改作业,备课并处理班级事务;每天深夜,葛老师总是在仔细地看过每一个孩子香甜的睡颜后,才会抱着睡梦呢喃的女儿回宿舍休息。 这一干就是七年,变化最大的除了学生就是那个已经长到9岁的小丫头。她会每天早早起床督促哥哥姐姐起床;她学会了准备自己和妈妈的早餐;她学会了独自学习和玩耍,因为妈妈顾辅导哥哥姐姐们的功课;她学会了在瑟瑟发抖中独自睡觉,因为妈妈要查房到很晚才能回来;她不会央求妈妈讲睡前故事,因为她知道妈妈白天已经和哥哥姐姐们说了太多太多的话了…… 一比六十几,她爱每一个学生!心灵的天平在不知不觉中倾斜!这个不称职的妈妈,虽满腹对女儿对家人的愧疚却从不言悔!“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用我柔情雨,换你绽笑颜 葛老师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凡事要求学生做的她必以身作则。比如亲自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就是一次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日常生活中,因着葛老师的以身作则,凭借一颗赤诚的心孩子们潜移默化中成长了:在汶川发生地震时,在干旱和玉树地震的捐款中,心系灾区,先后利用手机捐助、教师捐款、交纳特殊党费等形式向灾区人民捐献爱心千余元,在她的带领下,他们班捐款是全校第一;她对特困生、边远县上来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动员年级、班级全体同学来共同解决,对体弱多病的学生都毫不犹豫的亲自解决,帮助的学生达30多人,出资达2000多元,同学们之间互帮互助,亲如一家,班级氛围温馨而浓厚;为了帮学生省钱,她特地到批发市场帮学生集体买学习用具,学生们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同学们还会主动收集废本、废纸和卖旧报纸,把所得来的钱用来帮助困难学生…… 当被问到这样无私付出的原因时,葛老师很认真地说:作为班主任,对家长,我们代表着学校,肩上扛着责任;对学生,我们代表着家长,双手履行义务;我们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我可以为教好每一个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作出我的奉献。多么平实的话啊,但这里透出的却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终生都应追求的职业情怀! 三、滴滴带暖意,枯枝发新芽 在教育学生时,葛老师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她行为的最高准则。对于后进生,坚持倾注更多的爱。有一名男生做事散漫,思想叛逆,有非常明显的厌学情绪,骨子里的狂傲和孤僻,让他漠视一切,同学们更是避之唯恐不及,都躲得他远远的。他抵触和任何老师沟通,对葛老师多次提出“想和他成为朋友”的愿望嗤之以鼻,无动于衷。可是葛老师从没有放弃努力:他生病的时候,她会不断提醒他按时服药;发现他有贫血的症状,就经常从家里带一些营养餐给他补充营养;知道他喜欢打乒乓球,在活动课上她主动和他对打;当他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她公平公正地处理耐心的劝解;学习上出现问题时,她帮助他分析原因,真诚的点拨和激励…总之葛老师不放过任何一次帮助他的机会,就这样真诚的关爱终于打开孩子的心扉,在葛老师的关爱中,他一点点在蜕变:会主动和同学们交流,懂得关心同学了,也变得勤快了;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为坚持自己的观点据理以争,与曾经的他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这只是葛老师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案例,她十几年如一日,以爱无声耕耘,凭心细细滋润,每棵幼苗都在这无声的大爱里健康成长着! 葛老师就这样做着雨的事业,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她用自己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滋润学生的心田,共同催开明天的花朵! |
关键词:邢台,中国梦,征文,葛艳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