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田庄大墓考古取得新进展 或将揭秘墓主人身份
出土4组石像生、墓道大型仪仗壁画、3具遗骸,再度印证了墓主地位显赫 日前,曲阳田庄大墓野外考古挖掘基本结束。记者从省文物研究所获悉,曲阳田庄大墓考古取得三大新进展,出土4组石像生、墓道大型仪仗壁画、3具遗骸,或将揭秘墓主人真实身份。此外,田庄大墓发掘现场今年有望建遗址博物馆。 4组石像生彰显墓主显赫身份 位于保定曲阳县南15公里、羊平镇田庄村东,大墓坐北朝南,南北长66米,东西封土直径34米,是一座带长斜坡墓道的大型砖室墓,推测该墓时代约在唐后期。大墓地下结构由墓道、仪门、庭院、甬道、前室、后甬道、后室组成中轴,侧室及耳室分列东西,墓室总数达12个,全部用青砖砌筑而成。该墓葬形制极其罕见和独特,在华北地区同期砖室墓中规模最大、形制最为复杂。从2011年5月至2013年底,省文物研究所与曲阳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 在田庄大墓后期发掘中,在墓道南端出土了4组石像生(帝王和贵族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的统称),分别为石虎、石羊和石人,另有一对石柱,全为汉白玉质地。它们两两相对排列于墓葬神道的东西两侧,且都有毁损。两根石柱均为半段,整体呈八棱形,有花纹底座;一对石人雕刻精致;两只石虎均为蹲式,高约2米,头部都已不存在;两只石羊呈卧姿,其中一只已被砸成碎块。省文物研究所文博研究馆员、汉唐研究室主任张春长称,“在唐代,只有三品以上官员墓前可置石虎、石羊、石人,能用汉白玉材质的其地位应该更高,这些石像生再度印证了墓主地位的显赫。” 墓道大型仪仗壁画为华北首次发现 “此次挖掘还发现了墓道大型仪仗壁画。”省文物研究所曲阳田庄大墓考古队副队长魏曙光介绍说,“该壁画出土于墓道南段距墓道口五六米的东西墙壁上,画面以红黑两色为主。其中东壁上可以辨别的是7个人物形象,西壁有5个人物形象,全为男性。目前已送至省文物研究所进一步保护研究。” 据介绍,壁画人物与真人高矮相近,其中东壁最北端的人物高达1.8米,头戴黑色软脚幞头,白色抹额,深目高鼻、满脸短髭,手持仪仗器物等,可能为仪卫(相当于现在的仪仗队),这种待遇再次佐证田庄大墓主人身份不凡。魏曙光透露,壁画中的人物高大魁梧,衣着飘逸,面容刻画细腻,笔法熟练高超,具有很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是华北地区同期砖室墓中首次发现,画技高超应该出自当时有一定造诣的画家之手。 3具遗骸或将揭秘墓主人身份 据张春长介绍,考古队在大墓北侧的后室发现有一椁一棺,突出此墓以墓主一人为主,不同于一般的夫妻合葬墓,强调以个人为中心,说明墓主人身份非同一般。之后,考古队挖掘出土了3具遗骸骨架,并在墓室多处部位发现残存的人骨。“遗骸骨架已送到吉林大学进行检测,目前已经确定,一个为老年女性,还有一个成年男性。该遗骸与墓主人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确定。” 田庄大墓从发掘之初就定位其墓主人应该是割据一方的节度使,而且其必须具备在位时间长、经济实力强、有子嗣等条件。张春长表示,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展开,文物专家们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分析将目光锁定在唐代李宝臣、张孝忠、王处存、王都4名藩镇节度使的身上,但又各有疑点。“李宝臣是‘藩镇割据’的始作俑者;张孝忠是首任义武节度使;王处存曾任检校刑部尚书、义武军节度使;王都是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的养子,但按文献记载,王都与家属在兵败城破时自焚而死,不太可能葬于如此奢华的大墓。” “田庄大墓原址修建博物馆的前期工作已经展开,有望今年内开工”,魏曙光向记者透露,他们正在邀请省内专业人士制定田庄大墓的总体保护、展示和利用规划,遗址将与曲阳雕刻的历史传承、工艺传承结合起来,建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见习记者 杨玉 记者 刘萍) |
关键词:曲阳,田庄大墓,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