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矿业“老总”瞄上文化产业
面对环保压力,唐山市政府出台政策支持矿业民企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唐山矿业民企掀起转型热潮—— 唐山:矿业“老总”瞄上文化产业 享有“煤都”“钢城”之誉的河北唐山,矿业民企不在少数。 近年来,随着唐山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的加快,肩负转型之重的矿业民企正纷纷淡出煤炭、钢铁行业,转而成为该市文化产业的主角。 从矿业“老总”到影片出品人 11月8日,首部由河北唐山矿业民企投资拍摄的电影《光的棍》在全国同步上映。自此,迁西矿业民企“老总”张天胜终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影片出品人张天胜,完成了由重工业向文化产业的华丽转身。 张天胜曾是唐山市迁西县一家铁矿的老总,在丰润区他还有一家矿粉厂,就在几年前,和唐山的其他矿业民企一样,张天胜的企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张天胜选择另谋出路的想法始于2007年。“每天的工作环境乌烟瘴气,而且,时刻还要为安全生产提心吊胆,”他说,虽然企业效益非常可观,但他当时已感觉到“这根本不是科学发展”,于是,他开始尝试涉足并不熟悉的文化产业,在北京注册了一家影视公司。2012年初,因感觉到金融危机和环保欠账的双重压力越来越大,已在文化产业领域积累了些许经验的张天胜干脆关停两家企业,在唐山注册润盛嘉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虽然只有300万元,但背后是更多资金的源源跟进。“文化产业虽不像前几年的矿产企业日进斗金,但它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投资。而且,再也不会‘拉环保饥荒了’!”张天胜笑称。 如今,迁安九江线材公司的“老总”瞄准当地河滩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古冶铁矿“老总”王国奎投资婚庆文化,遵化依水源、舒春、晓一矿业等矿企大户纷纷转而投身文化产业的热潮中。 数个扶持引导的政策礼包 事实上,唐山涌现矿业民企转而投身文化产业的热潮并非偶然。近年来,当地政府有意改变资源型城市“傻大黑粗”的形象,力争使唐山特色文化成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于是,各项引导和扶持政策成为了民营企业转型文化产业的“幕后推手”。 为了将有意淡出矿业企业的资本引入文化产业领域,唐山市确定了依托本市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重点培育现代传媒、休闲娱乐等“七大文化产业业态”的规划。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唐山抛出数个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礼包:从2008年起,每年设立专项资金1200万元,用于支持引导文化产业发展,去年又确定将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唐山投入的本金6000万元及收益分成800万元,作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并安排文化发展资金2.06亿元。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唐山民营企业参与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唐山于今年9月出台政策,鼓励民营资本“非禁即入”,即明确除国家明令禁止的以外,所有领域一律对民营资本开放。针对文化产业,该市更是一事一议,在财税、用地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众多矿业民企转型中的文化作为 在唐山市古冶区,有一个占地30亩、堪称华北规模最大的集婚庆、演艺、展览、策划、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婚庆文化基地——和合婚庆文化产业园。这里是欢乐的天地,自今年10月正式开业以来,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公益文艺演出供市民休闲娱乐。来到这里,市民尤其可以享受与婚庆、祝寿等喜庆庆典相关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和合婚庆文化产业园的主人叫王国奎,曾是唐山迁西、内蒙古两家铁矿的负责人。自2010年起,他果断退出矿业,投资2亿元致力于婚庆产业园建设。如今,产业园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高质量、低价位的全方位服务,提供了免费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而且提供了1200余个就业岗位,预计实现年营业额1亿元,税收1500万元。 无独有偶,在古冶区金山新城中心地带,矿老板王秀申投资1.2亿元建成全区最大的集餐饮、健身、娱乐和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文化休闲中心。这里有3D数字影院,有游泳池、健身房、KTV、楼中花园以及特色餐饮店等各种休闲娱乐场所,每天客流穿梭往来,很是热闹。 文化产业东风劲,千树万树“文花”开。唐山众多矿业民企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大手笔”作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广大群众的生活方式,提升了生活品质和城市品位,同样成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引擎。因为有了矿业民企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唐山近年来文化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单体项目到园区聚集、从弱小零散到规模发展。据统计,仅2012年唐山就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87.6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13.9%,占GDP比重达1.49%。预计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以上。(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李艳辉) |
关键词:唐山,文化产业,矿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