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山区百姓剧团:不辞辛苦只为乡亲看大戏
剧团正在为乡亲们演出
全村乡亲赶来看大戏 孩子眼中的偶像
老演员给小戏迷化妆 教戏迷表演动作 当下,在戏曲艺术日渐萧条,不少地方剧团处在瘫痪甚至解体状态时,涉县平调落子剧团走乡进村奉献精彩演出,将戏曲文化事业经营得红红火火,成为戏剧演出市场的一棵“长青树”,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咱老百姓的剧团”。 一年演出四百场 田家嘴村与河南省交界,是涉县最偏远的一个村。“县剧团每年都要跑120多里到村里演戏,俺们不出家门就能看演出,他们可真是咱老百姓的‘庄户剧团’啊!”今年82岁的李玉和老人是村里年龄最大的“老戏迷”,每当提起涉县平调落子剧团的演出,老人总会竖起大拇指夸个不停。 “剧团每到一处演出,村头都有人早早地迎接,一些村民还自发地帮助我们搬卸演出道具、音响等,离开演还有一两个小时,扶老携幼的村民就将舞台围得满满当当的,连周围的房顶上也坐满了人。还有村民忙前忙后地帮着搭台子,挂条幅,接电源。看到这些,我们演员们心里美滋滋的,演出也更卖力了。”音响师陈春良激动地说。 成立近60年来,剧团一直坚持送戏下乡,每年演出400场以上。 老团长沥血舞台 在剧团的练功房,我们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在神情专注地练功,天气寒冷,他却身着单薄,满头大汗,可他曾是个癌症患者。“这是我父亲,7年前做了贲门癌手术,在家里休息时一直想着团里的事,术后不到一年就上了台,现在是团里的特邀演员,很多重头戏都要他亲自出马。”提起父亲,剧团团长王晓燕脸上充满了自豪感。 王晓燕的父亲王云何,是剧团的上任团长,12岁进团当演员,至今已经和剧团一起走过了55年风雨历程。今年67岁的他,原本60 岁就办了退休手续,但他仍然坚持在一线担任主要演员。王晓燕说:“父亲对戏剧注入了太多的感情,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戏剧事业。” 王云何61岁那年,剧团在山西平顺演出,当时他正在演《程婴救孤》时,突然发病,唱着唱着突然嘴里吐了一口血,直接溅在舞台上,王晓燕赶紧把父亲搀到后台。王云何说:“我不能休息,一休息就得停戏,不能让台下的百姓失望。”他缓了缓神,继续演出。“直到现在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场戏父亲演得有多难。”王晓燕一边擦拭眼角的泪水一边说,“下台后,整个人瘫在地上一动不动,我们赶紧把他抬到车上送到医院,检查出是贲门癌,医生说再晚来一会儿,可能有生命危险。” 当时医生就为王云何做了手术,可术后休息了10个月,他就坐不住了,又跟着剧团下乡演出上了舞台。现在他一日三餐只能吃些细软的食物,天气一凉伤口就会疼。 演出订单满满当当 也许是父母先天的遗传,加上后天父亲的影响,王晓燕从小就热爱戏剧。她是剧团里的全把式,哪场戏缺什么角色,她就顶上去。 王晓燕总说,文艺创作关键在人,文化传承关键在人,优秀剧目要靠优秀的表演人才通过精湛的表演表现出来。全团上下没有一个闲人,80%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台上是演员、台下是小工,其乐融融亲如一家。为提高演出水平,他们发挥老演员的“传帮带”作用,手把手教新学员演出技艺,每年还定期安排部分艺术骨干前往各地观摩取经、参加比赛,不断扩大艺术视野,提高艺术水准。目前,全团50多人中有25人已获得高级、中级、初级艺术职称,并先后荣获了省、市表演类个人奖、优秀奖、演员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创新剧目,让平调落子绽放新的生命力。《冯家沟》、《借娃娃》、《石岗汉子》、《外来媳妇》……如今,剧团排演的新戏有十几部,一个台口演七场戏,场场不重样。他们创作演出的戏曲电视连续剧《彩云》和大型现代戏《山娃》,荣获了省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剧团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仅在本县,甚至在山西、河南一带农村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很多演出都是“回头戏”,演出订单一年时间里安排得满满当当。 喝下泥水住坯房只为乡亲看大戏 “团长常说,好演员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才能磨出来,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耐得住寂寞,就要学会守住一个‘苦’字,无论练功还是唱戏她都要求做到极致。”22岁的年轻演员付亚宁说。 王晓燕还记得,在山西省壶关县的一个偏远山村演出时,因为村委会没有像样的房子,只能腾出三间土坯房,当时正是冬天,房子门窗都坏了,演员只能用报纸糊糊窗户,用幕布挡着门,三五个人挤在一起取暖将就着住。村里没有地下水,他们喝的是水窖里集的雨水,舀一碗深红色的水,半碗全是泥,为了解渴,只能闭着眼睛喝下去…… 但是,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剧团每年有9个多月时间在外地演出,演员们吃住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比自己的家人还长,感情如同姐妹弟兄。演出完了,大伙聚在一起有说有笑,遇端午节、中秋节,自己动手做棕子、打月饼,“味道比卖的香多了。”演员李同鱼说道。 腊月里,在山西省长治市经坊村的庙会上,演员们又冒着零下7摄氏度的严寒,为群众送来了戏曲大餐。(记者 刘秀君 通讯员 张晓芳 ) |
关键词:涉县,百姓剧团,大戏 |